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无疑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当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就决定其向西部倾斜,以支持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与预期的设想仍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这说明目前我们对积极财政政策影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认识还不深刻。 本文首先从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内涵及其与政府支持的内在关系角度入手,根据宏观经济学和财政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的数学模型,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剖析了其具体政策措施的内在依据;然后,全面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系统研究其经济落后的成因,并尝试性测度了各影响因素对其落后状况的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运用财政政策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制订行之有效的西部区域财政政策的总体取向;最后,以陕西为个案的实证研究,既论证了这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得出今后实施财政支持的重心在于培育西部企业的竞争优势等“微观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