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在与其它诊断手段相比,对比剂灌肠造影对大肠癌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了从2018年2月份至12月份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及肛门外科行对比剂灌肠检查的35名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检查的纳入标准:进行结肠镜和256排螺旋CT检查的大肠肿物患者。排除标准:怀疑有结肠坏死、穿孔者,急性肠炎者,肛门部存在感染、肛裂疼痛无法行灌肠者,年龄超过70岁肛门部松弛者。35名患者完成一定的肠道准备后进行灌肠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定性、定位诊断,诊断准确性依据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判断。运用SPSS13.0软件将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对比剂灌肠造影、结肠镜和256排螺旋CT检查对大肠癌定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定性诊断方面,对比剂灌肠造影、结肠镜、25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8.57%、88.57%、77.14%。结肠镜的诊断准确率(88.57%)明显大于灌肠造影(68.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25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大于灌肠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0.05)。在定位诊断上,对比剂灌注造影、结肠镜、25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54.29%、62.86%。对比剂灌肠造影诊断准确率(85.71%)大于结肠镜(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对比剂灌肠造影诊断准确率(85.71%)大于256排螺旋CT(6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5)。结论:灌肠造影检查可以作为无法完成内镜检查患者的一种替代方法,且对大肠癌诊断的准确性与多层螺旋CT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灌肠造影检查相对准确的病变定位特点,为大肠癌手术方式的制定、腹部切口或腹腔镜戳卡位置的选择、体位的摆放、手术的入路选择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肿瘤导致肠腔狭窄,内镜无法对梗阻近端肠腔进行检查时,灌肠造影可以完成对整个大肠肠腔的检查,排除是否存在重复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