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治规律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近4年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高频药物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并对其中医治疗机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因强直性脊柱炎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对符合标准的203例患者的中医证型、治法、方药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从中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中医证型及其所占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肾虚督寒证37.44%、寒湿痹阻证30.05%、瘀血痹阻证18.23%、湿热痹阻证11.33%、肝肾不足证2.95%;主要中医治法:补肾强督、祛湿通络,疏风散寒、祛湿止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祛湿、通络止痛,滋补肝肾、活血止痛。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及其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25.39%、祛风湿药22.19%、活血化瘀药18.49%、解表药13.50%、清热药9.68%、温里药4.04%、利水渗湿药1.76%、平肝熄风药1.39%、化湿药1.21%及其他2.35%。所有药物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三味药及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牛膝(5.72%)、杜仲(4.77%)、独活(4.66%)。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肾虚督寒证、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主要中医治法为:补肾强督、祛湿通络,疏风散寒、祛湿止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祛湿、通络止痛,滋补肝肾、活血止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中,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使用也较多,其次为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化湿药等。治疗药物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三味药为:牛膝(活血化瘀药)、杜仲(补虚药)、独活(祛风湿药)。各证型的常用治疗药物:(1)肾虚督寒证:狗脊、牛膝、白芍、桂枝、独活、防风、杜仲、熟地黄、鹿角霜、续断。(2)寒湿痹阻证:独活、牛膝、杜仲、寄生、川芎、防风、细辛、续断、白芍、秦艽。(3)瘀血痹阻证:姜黄、当归、桃仁、赤芍、川芎、地龙、秦艽、羌活、甘草、红花、香附。(4)湿热痹阻证:黄柏、甘草、牛膝、苍术、青风藤、虎杖、土茯苓、赤芍、威灵仙、忍冬藤、红花。(5)肝肾不足证:寄生、甘草、丹参、乌梢蛇、白芍、乌头、桂枝、川芎、路路通、姜黄、狗脊。
其他文献
介绍铜萃取过程中三相絮凝物的生成原因及处理方法,列举了五个典型的絮凝物灾难性例子,重点介绍了利用卧式沉降离心机离心法分离絮凝物的试验过程.
随着人们开始迈入移动终端时代,手机网民规模和人群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流群体,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受到重要影响,大学生“低头族”正在逐渐
NiTi形状记忆合金凭借其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医学器械的理想选择。由于NiTi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和材料的使用环境对其相变和力学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新疆拓普农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注册资金1799.28万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楚元新。公司主要经营农副土特产品进出口业务,重点经营库尔勒香梨,兼营其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探究已成为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发现,一方面,广大教师已经逐渐转变教学观念,开始摒弃陈旧的、过时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另
先进分布仿真技术在军用、民用复杂系统仿真需求的推动下, 取得了迅速发展和良好的应用效果.文中阐述先进分布仿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重点分析其在大规模联合作战仿真和虚拟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教育信仰正逐渐失落,功利目的使教育异化,工具性的教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教育工作陷入到彷徨和迷惘之中。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大环境会造成高校
【正】 一、新加坡科技发展概况 新加坡在历史上是一个港口商业城市,科技发展的历史几乎等于零,真正致力于科技发展,只是在最近10年的事情。正是在这短短的10年,新加坡的科学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选取60例符合条件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齐刺肩四穴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此类患者找到更理想的方法,减少患者痛苦,改善上肢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肩痛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