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套博弈理论的认知无线电信任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对于频谱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认知无线电网络作为能够解决频谱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认知无线电(CR)可通过与其无线环境进行交互自适应改变其发射参数。其利用空闲频谱资源进行通信,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缓解无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所处环境进行自适应的感知和学习,以及优化的重新配置网络。然而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可用频谱的动态性和用户的认知特性也产生了新的安全威胁如:合谋攻击,恶意占用信道攻击,on-off攻击,感知阶段数据篡改等。目前,对于以上的安全威胁,传统的安全策略,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是无法解决由次级用户在感知阶段和传输阶段以及学习过程中对数据安全进行的攻击的。公认的解决认知网络软安全威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是信任管理机制。信任管理方案制定的优越性直接决定频谱分配阶段的公平性和系统的安全性,也决定在存在恶意环境中抵抗各种恶意攻击的健壮性。通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信任管理的相关进展的研究,发现系统中的次级用户在系统认知过程中上传感知信息,传输数据等行为均应作为系统评价用户信誉值的标准。此外,次级用户之间存在着竞争,即博弈。基于以上的研究现状和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套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的信任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认知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健壮性等问题,抵抗恶意用户攻击。本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中心式架构下的信任管理方案展开研究,分析认知无线电环境下信任管理方案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信任管理方案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列举信誉值函数所需要具备的特性,认为信誉值函数的确定应基于认知循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信誉评估函数,并运用博弈理论进行优化分析,实现频谱分配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本文在对信任管理方案的研究中取得了如下成果:1.本文着眼于整个认知循环,将信任管理的评价过程分为感知阶段和传输行动阶段。并对两个阶段分别评价其历史行为和当前直接的传输行为,并在数据中心对评价数据进行融合。使得基于认知循环的信任评价,更加的客观准确,为频谱的分配提供更加可靠的标准。2.引入时间窗口机制和边际效用理论,基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则,用户在初步进入到系统时,可以根据良好的感知行为而较快的积累到信誉值,从而参与到频谱的竞争中,但是如果要获得到较高的信誉值需要良好行为的长期积累,从而使得信誉值函数可以实现慢升快降,以抵抗恶意用户的On-Off攻击。3.引入嵌套博弈理论,对信任管理方案进行优化,次级用户在不同时间内的决策都影响了信誉值的不断变化,次级用户之间为了获得频谱而不断的进行博弈,学习周围良好用户的行为,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也对系统的效益最大化的决策,从而实现在该方案下最大限度公平的分配频谱,且可以抵御恶意用户的攻击,剔除恶意用户。4.最后对所提出的基于认知循环和博弈优化的信任管理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表明了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信誉值函数具有慢升快降的特性,对分配频谱具有公平性,对于On-Off攻击有较强的的抵抗能力,该方案可以提高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健壮性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随着多种多媒体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被开发殆尽的传统射频无线通信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未来人们对高速率高质量数据通信的需求。为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考虑将
无线网状网是一种新兴的多跳无线网络技术,具有自配置、自治愈的特点,并且容量大,传输速率高,网络信号覆盖扩展能力强,目前已经在社区网络、交通运输、建筑自动化、医疗卫生
利益衡量系当前司法实践中法官处理疑难侵权纠纷案件的常用方法。利益衡量不是一种独立的狭义解释方法,而是贯彻在整个法律解释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
高性能同轴电缆接入网(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面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发展需求,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宽带接入技术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爆发给网络工程研究者和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量的网络设备对于高速、低功耗、稳定的互联网连接有着前所未有的需求。为了满足这样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各国间贸易关系也日趋紧密,劳动工资在国际间的联动效应也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开放经济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联动传递效应并非只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在战术数据链、磁记录信道、卫星通信、深空通信以及GSM-R等通信系统中,深衰落、强干扰和高移动性等因素都会引发突发错误,严重损坏通信质量,因此为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DNA疫苗pRSC-gD.gC-IL-21,探讨其是否能诱导动物免疫应答及抵抗眼角膜HSV-1的感染。方法:提取HSV-1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包膜糖蛋白C(gC)
自笛卡尔的“我思,我在”命题一出,近代哲学便开始了一场对认识活动的确定性进行奠基的思想运动,期间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我思”和外部客观世界的证明问题。本文着重考察了
无线传感网(即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是指由一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传感器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它是随机分布的,能协作地感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