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石墨烯的发现者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他们用最简单的机械剥离的办法将这种在理论上绝对零度时存在的神奇材料在常态下制备出来。自此开启了全世界科学家投身各类二维纳米材料研究的热潮。石墨烯——这种仅由单层碳原子所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亦可视为准二维的理想电子气体。作为零带隙半导体,其特殊的能带结构使之在电学、光学等多方面具有极其优异的物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编号:U17302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1374172、11174172、113740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石墨烯的发现者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他们用最简单的机械剥离的办法将这种在理论上绝对零度时存在的神奇材料在常态下制备出来。自此开启了全世界科学家投身各类二维纳米材料研究的热潮。石墨烯——这种仅由单层碳原子所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亦可视为准二维的理想电子气体。作为零带隙半导体,其特殊的能带结构使之在电学、光学等多方面具有极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硅基半导体的下一代光电子材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过去十年,在石墨烯的研究领域涌现出来诸多卓有成就的开创性工作(第1章)。众多工作中,基于石墨烯的光电子器件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充分利用石墨烯中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旨在发展响应速度超快的碳基光电子器件;二是设法提高石墨烯的光吸收率,旨在发展灵敏更高、探测率更高的碳基光电子器件。这两个方面都分别有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在超快响应的石墨烯光电子器件中,载流子寿命短,使得其响应度并不高;在超高响应(度)的石墨烯光电子器件中,载流子复合慢,又严重影响其响应速度。于是,在进一步发展兼具超敏、超快、超宽带等优良响应特性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领域,前景可期、道阻且长。本论文将结合石墨烯和超快离子导体RbAg4I5,探究以离子调控石墨烯中电子输运的方式来实现超敏、超快的光电探测之可行性。文章依次就单层石墨烯(第3章)、多层石墨烯(第4章)、PMMA辅助悬空的石墨烯(第5章)与RbAg4I5薄膜的复合纳米结构展开研究,系统地研究了这类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方法和光电响应特性。在实验方面,实现了响应度高(~1 A·W-1)、响应速度快(~102μs)、量子效率>100%,且可探测光波长范围宽(紫外光—近红外光)的器件性能。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以“电子-离子束缚态”(IEBSs)的解离和重复合过程为基本物理图像的光电动力学响应模型,该模型及进一步的修正模型能够成功解释实验现象,依IEBS动力学方程而给出的拟合结果与实验统计数据十分吻合。综上,石墨烯/RbAg4I5复合纳米结构用于光电探测,虽尚有不足之处,但其展现出的优良响应特性,已具相当的应用潜力。本文为发展石墨烯基光电器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离子调控型器件提供了一点有意义的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和规模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巨大的流量不仅对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流量工程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网络资源下,通过路由优化算法,实现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和网络资源合理分配,以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和网络性能。然而,传统路由协议及路由优化算法存在局限性,网络性能低、服务质量差、网络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针对实际
我国机场高填方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较为突出。而对机场高填方的长期工后沉降的研究需要基于对堆石料时间相关力学特性的正确认知。本文利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堆石料瞬时变形及长期变形过程中的细观力学机理,并基于离散元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能够反映nonisotach现象的堆石料时间相关本构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颗粒粘接法建立了可破碎堆石料的离散元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光学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由于其实时、快速、免标记和高灵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但传统的金膜SPR生物传感器,由于其较低的信噪比和较小的比表面积,限制了传感器的检测水平,主要表现在较大的谱宽和较弱的富集能力限制了待测吸附物的检测下限。本研究主要工作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进行传感特性更优秀的纳米结构光
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大柔性、可缠绕操作等特点,在新场景和新应用方面潜力很大,同时也在运动规划和振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围绕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运动规划与振动控制,开展了如下研究:研究了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冗余解,针对柔性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中心柔性结构,在运动中会产生变形的特点,提出了最小化曲率向量无穷范数解来优化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心结构受力。该冗余解将末端的运动和各自由
用户不断增长的网络接入需求对现有的网络设施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的网络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随着硬件技术和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在作为网络使用者的同时,具备成为网络提供者的条件。本文将研究利用用户设备资源提供网络接入策略的问题。具体来说,根据用户网络接入需求特点,本文分别从一般网络类接入需求和视频类接入需求的角度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策略设计中,本文充分考虑用户分享资源
如何从被噪声污染的观测数据中得到状态的最优估计被称为滤波问题。根据状态和观测系统是否线性,滤波问题可以分为线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实际中的滤波问题大多数是非线性的。由于状态的最优估计是基于观测的条件期望,针对非线性滤波问题,我们一般从两个思路去研究:一个是利用Duncan-Mortensen-Zakai(DMZ)方程直接求解状态的条件密度函数,从而得到状态的条件期望。此方法一般需要求解DMZ方程,例
光电响应是利用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光学信息转换成电学信号的物理过程,目前已经有一系列工作于?射线、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和太赫兹波段的各种类型的光电响应器件。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光电响应器件的性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例如高灵敏、快响应、低功耗和宽光谱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地发现新的光电响应机理、寻找新的光电响应材料、构造新的器件结构和开发新的工艺技术。本论文着重研究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具有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在对结构安全性、经济性有较高要求的海上超大型平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潜力。论文围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海上超大型浮式平台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新型超大型浮式平台组合结构方案,开发了相应的水弹性响应分析程序包,并基于结构整体和局部构件研究,对结构受力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海上超大型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s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Cs)具有超薄的平面结构、丰富的元素组成和性质,为未来集成电路的构建提供了可选择的新材料。二维材料作为结构基元经过面内拼接或层层堆叠形成异质/相结构,此类结构蕴含着新奇的物理现象,可用于构筑新功能器件,为解决二维器件加工和实用化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新思路。然而,二维异质/相结构的构筑与器件研究还面临诸多挑战,主
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提升,然而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精确度以及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滤波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器件,具有抑制特性的高温超导滤波器与双工器具有插入损耗低、带外抑制能力强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高带外抑制性能的低频窄带、宽抑制性能的超宽带高温超导滤波器以及高隔离度的高频高温超导双工器,研究内容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