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农村教师的培养问题。农村教师的培养事关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澳大利亚采取了很多对应措施,尤其是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通过实施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澳大利亚在农村教师的培养上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澳大利亚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的背景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合作培养项目的主体、内容、方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项目的合作运行机制,同时分析总结项目的特点、成效及不足,最终为我国农村教师的培养提出相应建议。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澳大利亚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的深入剖析,得出对我国农村教师培养的启示。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整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定义,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背景部分。主要分析了澳大利亚农村教育的客观概况和农村教师合作培养的多方诉求。第三部分是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写作部分。这部分按照合作培养项目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路径这四个维度对澳大利亚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对合作培养路径的分析主要通过对案例项目的研究进行。第四部分是项目的特点总结部分。这部分从整体上对澳大利亚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进行了特点总结。第五部分是项目的成效与不足部分。其中,成效主要在于职前教师农村教学观念的转变、职前教师农村教学积极性的提高、大学教师教育的完善、农村中小学自身条件的增强、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的改善。不足之处包括大学与农村中小学及社区的合作有待规范化、行政力量有待加强。第六部分是本文的启示部分。结合我国农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澳大利亚农村教师合作培养项目的相关经验,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培养职前教师的农村教学信念、增强职前教师的农村元素课程学习、加强职前教师的农村教育实践学习、构建农村教师的合作培养共同体、改善农村教师培养的信息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