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病害及其防治》(节选)翻译报告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小麦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小麦病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小麦病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机构构成很大威胁。《中国小麦病害及其防治》(李长松等2014)这本著作吸收近年来我国小麦病害研究和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对指导人们预防、控制以及综合防治小麦病害,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作者仔细认真研读之后,决定选作本报告的翻译材料。本翻译实践报告尝试研究作者在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李占喜2007)理论范式的指导下,如何完成《中国小麦病害及其防治》翻译报告,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评估三个阶段。译前准备阶段,一方面,作者反复研读原文文本和平行文本,准备专业词典、Tmxall翻译术语库以及翻译软件。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农业知识以及准确地翻译此类文本,阅读多篇农业文本翻译的相关论文,建立相关的术语库。另一方面,在进一步理解原文文本之后,作者选择可行性翻译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翻译过程中,根据原文农业文本的特点,作者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通过翻译案例分析验证了关联-顺应研究路向对农业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同时总结了直译、直译加脚注,直译加解释等农业文本翻译策略。译后评估阶段,根据导师及同学的反馈意见,对译文进行反思和完善,并总结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术语翻译问题以及采用相关的解决方案。本报告对此次翻译任务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汇报任务成果,分析其不足之处,使得作者对自己的翻译水平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语用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村建设的资金补贴和财政补助。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村级财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
本文研究了在面粉中添加发芽糙米粉(GBR)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80目、100目发芽糙米粉制作的面包的比容、硬度、弹性要明显优于60目,而添加80
微分的本质是扬弃了的差或消失了的差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中精辟、正确地指出了:微分是“扬弃了的或消失了的差”,这就是微分的本质。同时,马克思还直截了当地写上了微
磁性材料引入吸附剂能极大地简化吸附剂回收操作,避免离心过滤等步骤,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因独特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用聚乙烯亚胺(PEI)和氧氯化锆(Zr OCl2)改性Fe3O4,制得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