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报》与“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报》作为一份独特的报纸,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角色作用。可以说,从一开始的创刊,就紧密地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文艺报》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与“十七年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连带关系。 本论文主要凸显一个研究主题:探讨《文艺报》在“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发生和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建构和制造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的重要的历史角色作用;也就是通过对《文艺报》在此阶段的历史的回顾和整理,找出其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媒介建构和制造文化认同的角色作用。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从《文艺报》和“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发生的视角来切入研究,主要分析《文艺报》和“十七年文学批评”共同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新文化体制下报刊生产体制和文学生产的关系,进而找寻媒介价值观影响下的舆论生成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从《文艺报》参与建构“十七年文学批评”规范的视角来分析其主要的媒介建构角色。我们主要从批评话语、批评文体和批评标准、模式来展开总结和整理。 第三部分主要从文学批评家的角度深入研究,批评家自身的不同分层,使中心批评家和非主流批评家在《文艺报》上得到不同的呈现样态,同时,作为主编的批评家由于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主流意识形态规约的矛盾而得到曲折的命运。 第四部分主要从《文艺报》参与十七年文学经典样板的建构角度来分析《文艺报》和文学批评的关系。文学经典样板的生成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参与,也来自于文学批评的考验,而权威的媒介刊物则有助于文学经典样板的确定和推广。 第五部分主要从读者批评的视角来分析《文艺报》和文学批评的关系。从读者批评身份的特殊性和较为宽泛的批评视野来探寻读者批评角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关系。 第六部分主要从作家自我批评的视角来切入研究《文艺报》和文学批评的关系,我们认为,《文艺报》参与了“检讨书”规范的建立和示范传播,作家的生存方式和身份对自我批评有着重要的影响,《文艺报》上折射出作家转型、调适和走向新生的“成长”轨迹。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边坡的演化特征和预测方法,寻求了反映边坡系统动态特性的关联维。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表明边坡变形失稳过程具有很好的分维特性,分形分维方法为边坡
连日来,热浪横扫整个欧洲,德国、西班牙等地都开启烧烤模式,英国伦敦更是迎来史上最热7月。此次席卷欧洲的热浪是500年来最厉害的一次。2003年,热浪在欧洲造成约7万人死亡。
期刊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反应活动,被众多的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和建构,却一直没有在性别维度上加以重视。女性主义的阅读方式直接导致了性别阅读的诞生。在此之前,男权文化体制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是英美文学史上继承“伟大的传统”的一员重将。这个“传统”不仅是“文学的传统,也是道德意义上的传统。”在他一生致力的小说事业中,他谨守这个目
Sinkiang Muqam music,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song,dance,music,folk-custom and literature,is in the list of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t is distribute
以非完整动力学系统的Tzénoff方程为基础,给出了该动力学方程在非完整约束下产生Lie对称性共形不变性所需满足的条件,进一步探究了系统Lie对称性共形不变性成立时所能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