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企业各种盈余管理行为的不断曝光,又使得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和质量产生了怀疑。中国注册会计师能否发现并监督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会采取妥协的态度?
论文对盈余管理和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作了简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注册会计师收益和风险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对独立审计意见的不同影响。面对上市公司圈钱动机和经营层管理报酬动机时,注册会计师倾向于出具较低质量的审计报告,面对上市公司保牌动机时,注册会计师则更倾向于出具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更进一步地,本文以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的高低作为盈余管理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以2003年度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报告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研究。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是注册会计师同时也会采取一定的妥协和变通的行为,在面对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时,更有可能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再次,本文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盈余管理动机及盈余管理程度与独立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