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黄芪甲苷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药效学研究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构建奥希替尼-黄芪甲苷共载脂质体(LPs-OSI/AS),考察其形态、体外释放和包封性等。选用NCI-H1975细胞和耐OSI的NCI-H1975/OSIR细胞,在体外考察LPs-OSI/AS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以及细胞对载药脂质体的摄取情况,使用RTq PCR考察细胞内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相关基因的变化。同时构建裸鼠皮下肺癌移植瘤模型,考察LPs-OSI/AS的体内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进行制剂的优化,以粒径、包封率和多分散系数(PDI,Polydispersity Index)等作为考察指标。体外采用噻唑兰(MTT,Dimethyl thiazolyl-2,5-diphenyltetrazolium)和克隆形成考察LPs-OSI/AS对NCI-H1975和NCI-H1975/OSIR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及流式考察细胞对LPs-OSI/AS的摄取作用,及设计Vimentin、TGFβ1和TGFβ2引物,采用RT-q PCR分析该制剂克服耐药细胞与抑制EMT的机制作用。同时在裸鼠体内建立NCI-H1975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从生长曲线、肿瘤体积曲线、肿瘤抑制率等方面评价LPs-OSI/AS的药效作用,及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评价LPs-OSI/AS对肿瘤增殖的影响。同时剖取裸鼠心、肝、脾、肺、肾进行HE染色,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分别建立了奥希替尼和黄芪甲苷的HPLC含测方法。奥希替尼在15.0000-240.0000μg,黄芪甲苷在12.8125-820.0000μg,线性关系良好。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稳定性高,回收率符合要求,表明建立的奥希替尼和黄芪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准确可信。确定了LPs-OSI/AS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评价、稳定性和体外释放。首先筛选出黄芪甲苷和奥希替尼的最佳药脂比,投药量分别为黄芪甲苷2 mg,奥希替尼1 mg。再选乙醇注入法和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共载脂质体,确定选择蛋黄卵磷脂、胆固醇、PEG2000-DSPE制备LPs-OSI/AS,确定得到的最有处方比例为:蛋黄卵磷脂:胆固醇:PEG2000-DSPE=10:1:1。LPs-OSI/AS为具有淡蓝色乳光的纳米制剂。粒径为96.92±12.04 nm,PDI为0.28±0.01,黄芪甲苷包封率为89.74±6.53%,奥希替尼包封率为84.35±8.82%。LPs-OSI/AS具有合适的粒径分布、奥希替尼和黄芪甲苷都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良好的稳定性。此外,LPs-OSI/AS提高了黄芪甲苷的溶解度,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基础。然后考察了LPs-OSI/AS在15000 rpm下离心30 min后,未见分层;放置一个月后,其粒径为121.60±11.3 nm;PDI为0.28±0.11,说明制备的LPs-OSI/AS稳定性好。透射电镜观察LPs-OSI/AS形态,发现其呈球形结构。差示热量扫描仪考察制备的共载脂质体和单载脂质体包封情况良好,未发生泄露。体外释放评价考察了LPsOSI/AS在PBS溶液中的释放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Ps-OSI/A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没有突释的现象。体外考察结果显示以OSI剂量计在1.25-20.00μM浓度范围内,LPs-OSI/AS对NCIH1975和NCI-H1975/OSI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表明LPs-OSI/AS对NCI-H1975和NCI-H1975/OSIR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NCI-H1975和NCIH1975/OSIR细胞对LPs-OSI/AS的摄取情况,发现NCI-H1975和NCI-H1975/OSIR细胞对共载脂质体的摄取强于游离香豆素,表明细胞对LPs-OSI/AS的摄取能力增强。RTq PCR实验实验结果显示,LPs-OSI/AS能降低Vimentin和TGFβ1、TGFβ2的表达,表明LPs-OSI/AS能抑制细胞EMT现象。体内实验的肿瘤生长曲线和肿瘤抑制率结果表明LPs-OSI/AS的抗肿瘤效果优于单一给药。LPs-OSI/AS给药组的裸鼠体重无显著性变化,提示其安全性良好。对剖取得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LPs-OSI/AS组阳性率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组及AS和OSI组,表明LPs-OSI/AS显著抑制了肿瘤细胞得增殖。LPs-OSI/AS组肿瘤HE染色显示,肿瘤坏死面积更大,表明LPs-OSI/AS对肿瘤抑制作用最强,其结果与肿瘤抑制率一致。对各组心肝脾肺肾进行HE染色,与空白组相比,LPs-OSI/AS组并没有引起各器官明显病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黄芪甲苷和奥希替尼HPLC含测方法。构建了LPs-OSI/AS药物递送体系并对其进行表征,所制备的共载脂质体呈球状结构,稳定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本研究对LPs-OSI/AS的体外考察发现其能显著抑制NCI-H1975和NCIH1975/OSIR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及单药对EMT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LPs-OSI/AS对肿瘤生长的抑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晚期宫颈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体外适形放疗并腔内照射,放疗第1周给予紫杉醇+卡铂或紫杉醇
在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的背景下,基层政府的兜底压力日趋加大,条块协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层亟待构建一种既能调适自上而下的科层压力,又能提高自下而上属地统合能力的条块协同新机制。文章以实例为基础,讨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层条块统合的工作路径。数字化治理平台通过提高“块”对“条”的影响能力,开拓出“向上协同”的治理空间,形成“块块”主导的组织结构再造、权责匹配和压力调适的统合治理图景。数字化治理平台重
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审题习惯、审题能力,整体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了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实践中,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观念,补充教学内容,创新方法策略,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发他们积极的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究。学生认真审题,学好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正确的审题技巧,学科成绩随之进步,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当中,必然有着出色表现,成为高素质人才指日可待。
当下,供应链融资面临诸多问题,不同的融资模式面临问题不一,总结起来有断链风险、信用不能多级流转、供应链产业链不稳定、违约风险等。近几年,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涌现,金融科技已成为供应链融资业务场景的新机遇,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确保贸易真实性和促进核心企业信用多级流转等手段解决供应链融资面临的痛点问题。我国是大型经济体,为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加快发展供应链融资。最近几年,国家政策也
本文对钪元素在铝、镁和钛3种轻合金中的强化机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钪在铝合金中产生共晶反应,通过形成与基体共格的Al3Sc相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钪在镁合金中产生包晶反应,可通过αMg/βSc固态相变和中间相γMgSc来调控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钪和钛之间不形成中间相,βSc和βTi之间可形成连续固溶体,αSc和αTi只能有限互溶。含钪铝合金已获得实际应用,含钪镁合金和含钪
传统的社会技术系统(STS)理论已经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但是智能时代的STS环境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传统STS理论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理念,本文提出一个智能时代的智能社会技术系统(iSTS)新框架,并且概括了iSTS的新特征以及iSTS对在社会、组织环境中有效地开发和应用智能系统的意义。今后iSTS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工作需要包括人因工程在内的跨学科协同合作,本文从人因工
全球环境保护和能源开采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行为对地球环境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计的。为此,探索绿色、可持续的新型能源(潮汐能、风能、地热能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机系锂空气电池具备替代燃料汽油的最大可能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比如放电产物在正极表面堆积导致较差的导电性、过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较差的长周期稳定性;金属锂作为负极容易受到电解液腐蚀,导致电池工作瘫痪。因此
目的 探讨洛铂与顺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顺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观察组采用洛铂新辅助序贯同步放化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CD4+
针对当前股票交易价格模型动荡性、高冗余及高噪音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新的预测模型,利用RBM结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提取原始特征向量及内在信息,实践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能够促进预测模型学习非线性关系能力的提升,可实现对股票价格波动规律的精准预测,在股票涨跌投资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同步周化疗期间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PEG-rhG-CSF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宫颈癌放疗同步顺铂周化疗患者资料,与同期28例应用rhG-CSF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和放化疗延误等,探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