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SSWM-M(Stainless Steel Wire Mesh–Mortar,简称为SSWM-M)是由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和砂浆组合而成的层状或者壳状预应力结构,适用于结构补强加固。如何对不锈钢绞线网施加预应力,是SSWM-M在工程实施应用中的难点。为了降低施工难度,本文提出一种张拉锚固系统——嵌固锚体系,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改善预应力施加状况,提供均匀有效的预应力。为了验证新型张拉锚固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采用嵌固锚体系的预应力SSWM-M加固的构件抗弯加固试验和工程应用——黄阁桥加固试验。构件抗弯加固试验是以不卸载加固为主的损伤RC梁抗弯加固试验。通过大直径(Ф4.8mm)和小直径(Ф3.2mm)预应力SSWM-M抗弯加固试验得到荷载-跨中挠度、荷载-钢筋应变、荷载—钢绞线应变关系曲线和裂缝情况,研究了采用嵌固锚的预应力SSWM-M的抗弯加固性能,并对比分析大小直径预应力SSWM-M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嵌固锚的预应力SSWM-M抗弯加固后的RC损伤梁承载力、刚度提高显著,并表现出较好的延性,适合于工程应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Ф4.8mm的加固效果优于Ф3.2mm。试验中通过对钢绞线张拉后伸长量的监测,提出适用于嵌固锚张拉体系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良好吻合。理论分析部分: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受压区合力简化计算方法和不卸载加固超前/滞后应变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大直径SSWM-M进行抗弯加固的承载力设计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之后对理论公式进行参数分析,提出预应力SSWM-M技术的工程设计公式。然后研究预应力SSWM-M加固梁在正常使用阶段,即纵向钢筋屈服前的挠度变形规律,验证了原有挠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采用ANSYS软件对预应力SSWM-M加固梁进行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建模方法和裂缝张开系数选用合适。工程应用部分:从桥梁概况、加固设计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预应力SSWM-M加固桥梁的实例——黄阁桥加固工程,通过对比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发现:在相同荷载条件下,黄阁桥加固后挠度明显减小,证明预应力SSWM-M加固技术可提高原结构的刚度,有效减小挠度。同时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对试验室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进行了参数修正,结合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修正公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