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抑郁症模型大鼠脑海马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以及血清中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脑肿瘤坏死因子)、IL-6(Interleukin-6,白介素6)、IL-1(Interleukin-1,白介素1)的表达,研究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60只Wiste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使用慢性应激结合隔离孤养的方法制造大鼠抑郁症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高、中、低剂量组,共计6组。实验采用为期21天的造模与给药同时进行模式。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的其余各组分别对大鼠进行灌胃药物治疗,空白组灌服蒸馏水,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和体重,并应用“敞箱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于实验第22天将所有大鼠处死,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用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IL-1的含量;并迅速取出大鼠脑海马,一部分用于HE,经固定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另一部分用WB(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脑海马BDNF的含量。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体重增长速度显著减缓、敞箱实验的水平运动格子数和站立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高剂量组、盐酸氟西汀组大鼠的体重显著增长、敞箱实验的水平运动格子数和站立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盐酸氟西汀组相比,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高剂量组体重增长明显、敞箱实验水平运动格子数和站立次数增加明显(P<0.05)。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结构发生明显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变形或丢失,血清中TNF-α、IL-6、IL-1含量显著升高、脑海马BDNF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高、中剂量组、盐酸氟西汀组可不同程度保护神经损伤,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含量显著降低、脑海马BDNF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盐酸氟西汀组相比,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含量降低明显(P<0.05)、IL-6、IL-1含量显著降低(P<0.01),脑海马BDNF含量增加明显(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结合隔离孤养可以引起大鼠体重减轻、行为活动次数减少。中药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具有育阴清热,滋补肝肾,养心安神的作用,通过调整血清中TNF-α、IL-6、IL-1的过度分泌以及脑海马BDNF的含量,进而改善慢性应激结合隔离孤养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这可能是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抗抑郁作用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