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是市场经济冷热状况的“指示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引起物价波动的因素很多,商品与服务供需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以及财政政策的运用都会对物价的波动产生影响。物价的波动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波动过于频繁剧烈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对物价波动进行适当的干预和控制。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第一,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对CPI数据选取了从1995年至2008年14年的月度数据,影响因素则选用了1996年到2008年的月度数据,样本容量更大,研究的结果也更为可信;第二,采用了X-12-ARIMA模型对所有时间序列进行了预先处理,对CPI还引入了春节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剔除了季节因素的影响,使得对CPI趋势的预测更准确,各影响因素与CPI之间的关系验证也更加可靠。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该选题的意义,介绍了本文的内容安排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回顾,包括对物价理论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物价影响因素研究的综述。第三部分介绍了文章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X-12-ARIMA模型、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第四部分对CPI月度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物价波动的特征和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得出了我国2009年物价将基本保持平稳,存在轻微通缩压力的结论。第五部分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确定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然后运用Granger检验分析各影响因素与CPI之间的关系,并建立VEC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确定影响因素对CPI的影响。第六部分为主要的结论和建议,在前文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稳定物价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