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自愿理论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nh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人是否拥有“意志”的概念是西方哲学史上争论已久的问题。一方认为,古希腊人由于没有发现或认识“意志”或“自由意志”,最终导致道德责任无法落实主体。另一方指出,亚里士多德把“自愿”作为评判人类行动是否是应受称赞和谴责的重要标准,并依此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责任理论。与此同时,威廉斯在双方的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批评了“意志”概念存在的合法性,并强调一个没有“意志”概念的古希腊可能较一个有“意志”概念的现代社会更好。威廉斯的这一观点,重新激起了当代学者关于“古希腊是否存在‘意志’问题”的讨论。本文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自愿理论”的相关讨论中,不仅涉及了丰富且复杂的灵魂结构和行动机制,而且为人类的行动的“可褒贬性”建立了理论根基。尤其是,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自愿理论”下“选择学说”的分析,我们认为,“意志”在古希腊从未“缺席”。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意志”与“自愿”:古希腊的意志缺席吗?这一部分首先指出本文所讨论的“意志”概念,是在实践活动中被发现的,作为欲望和理性结合的“意志”。其次,对“意志”、“道德责任”和“自愿”的概念做出梳理,明确“意志”与“道德责任”和“自愿”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概述不同学者对古希腊“自由意志”问题的不同观点,引出我们的问题,即:“古希腊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第二部分,“意志”可能的希腊式灵魂根基。这一部分首先对荷马以及柏拉图的灵魂学说做出梳理,并指出,荷马和柏拉图虽然关注了人类行动的动机问题,但在他们的灵魂构架中并没有为“意志”保留席位。亚里士多德通过将欲求分离为理性欲求和非理性欲求,扭转了柏拉图关于理性和欲望的二元对立。正是在理性欲求和非理性欲求两种冲动间,“意志”得以存在。第三部分,亚里士多德“自愿”理论及其内容。在这一部分通过梳理亚里士多德“自愿”理论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其关于“选择”学说的讨论,指出:对一个具有理性的行动者来讲,只有当他或她的行动是出于选择做出的时候,我们才会要求他或她对自己的行动负道德责任。第四部分,古希腊的意志如何可能。在这一部分,通过将“现代自由意志理论”与亚里士多德“自愿理论”,尤其是与“自愿理论”下的“选择学说”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二者在四个方面具有一致性:二者对概念的限定具有一致性;都以欲求作为根源;都包含着行动者的偏好和思考;都与道德责任的判定相关。因此,“意志”在古希腊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它从未“缺席”。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以戴成有中国水墨画为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戴成有建立东北师范大学艺术专业,着力发展绘画与教育事业,并开创当代雪景山水的独特表现形式,从而形成完整的瑞雪山水系列作品。因此,对戴成有水墨画进行详尽、系统的研究对东北地区水墨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列举法、图像分析法、采访法及抽绎法等研究方法,介绍戴成有的平生经历和艺术渊源,将其作品进行分期、分类,分析其水墨画的艺术特色,总结戴成有
学位
本论文以怪诞美学的理论为研究的基础,探讨在该美学理论影响下“非理性”家居产品设计的意蕴内涵,并肯定蕴含怪诞美的“非理性”家居产品设计。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怪诞美学理论的概述,对怪诞美学的发展、与其他审美范畴的比较、审美形态特征以及功能作用做相关的论述;第二部分是对“非理性”家居产品设计的概述,首先对“非理性”家居产品设计做出了界定,其次对“非理性”家居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形成基础和形式
学位
随着宋明理学兴起,“孟子升格运动”达到了高潮时期。孟子的“升格”,意味着宋明儒者越来越重视孟子的思想。孟子的“四端”学说,特别是他的“恻隐之心”说,成为整个宋明儒学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宋明儒学的学派划分是以哲学家们对何者为道德本体的追问为依据的,因而本文将从朱熹理学、陆王心学、刘宗周和王夫之的气学出发,以求在详尽的学术谱系划分下实现对“恻隐之心”的全方位、多角度、跨领域的考察与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四
学位
近年来,学界对情感哲学问题的讨论愈发热烈,哲学中的“情感”视野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理性与情感问题、情感哲学问题、儒家哲学中的“情”思想问题、道德与情感问题等,都是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共同讨论的时代课题。作为宋明理学的殿军,刘宗周在明代的理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他的“情”思想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刘宗周的“情”论为主要思路,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以“气”
学位
中国当代武侠题材动画电影以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哲思创造出独特的中国风格,是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武侠题材动画电影中的动画角色崇尚“为仁为义”的人文精神,具有独特、鲜明的形象特质,是武侠题材动画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当代以来,中国武侠题材动画电影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呈现出崭新的影像形态,但在角色塑造方面也呈现出角色精神内核不足、形象特征同质化,创作者的核心思想缺乏深度等问题。因此,研究中国
学位
庄子的思想中充满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庄子在继承了老子和其他诸子身心思想的同时,重新阐释了身心的意涵。庄子的身心思想是建立在身心一体于道的基础上的,与之相反的是身心的相互对待。庄子试图通过“虚”、“中”、“游”、“忘”、“斋”等关于身心的动态减法功夫,帮助人们消解现实生活中身心的疲惫,实现整全性生命的维护。首先,庄子的身心思想建立在老子等人身心思想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不同于前人的特有的身心一体思想,庄
学位
“读图时代”表情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设计符号得以快速传播发展,已成为重要社交语言,帮助人们形象化地进行交流与理解。表情符号是年青一代社交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智能化和消费水平的上升,老年人积极融入网络社交,银发一族“触网”浪潮下,表情符号更是成为代际间交流的重要纽带。表情符号虽然拉近了代际间的距离,但在互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审美差异、认知错位、思想观念不同
学位
城市居住社区空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社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现如今的多数城市社区往往只侧重了对物质层面上的提供,而很少关心人们在精神层面与居住环境的关系。如今,人们愈发重视自己的意识活动,对社区环境的方方面面也有着更高的期待,但目前的社区现状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无论从物质基础方面还是心理依赖方面来看,有情感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社区空间建设都应迫切提上日程。本文着重探讨精
学位
所谓政治哲学之本身皆围绕“人”所展开,其基本方式在于对“何为好的政治”之追问与反思。与儒墨法积极有为的态度不同的是,《庄子》以“任性无为”之方式表达出对于政治之特有认识与批判,其背后正蕴含着对于“应有之政”的构想与期望。本文试从“复性”的视角来考察和阐述《庄子》政治哲学,即对“人在政治生活的归属”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对《庄子》政治哲学研究有所助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复性”之出处进行分
学位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本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息息相关。为了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在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也已迈入创新型国家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