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AVC视频编码算法及其DSP实现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AVC是目前大力发展研究的、适应于低码率传输的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它具有更高的压缩比、更好的IP和无线网络信道的适应性,在数字视频通信和存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另外,近几十年来DSP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为实现复杂的新一代视频编解码系统提供平台。因此,H.264/AVC视频编码算法及其DSP实现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视讯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对H.264/AVC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是: 算法研究方面:对照JM参考代码对H.264/AVC的率失真优化策略、帧内预测、帧间多尺寸块模式、整数核变换量化、码流封装等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在总结已有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特征的H.264/AVC快速帧内预测模式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联合特征信息对已有预测模式进行预先筛选,从而加快决策速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证编码性能的基础上,可以使帧内编码时间相对原RDO全搜索方法降低近50%;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并分裂合并思想的H.264/AVC快速帧间预测块模式决策方法,该方法构造了块合并和块分裂准则,并从8×8尺寸块出发,代入准则依次进行判决,从而剔除了部分块尺寸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原全搜索方法,能将帧间编码时间减少近70%,而对编码性能参数影响甚微。 DSP实现研究方面:研究了DSP TMS320DM642 EVM的开发原理以及DSP代码的优化方法。在VC++中用DrawDib视频函数组实现了视频显示界面,并通过PCI API函数实现了PC和DSP之间的视频通信。在CCS环境下实现了H.264/AVC基本层的Ⅰ帧编码器,并用DM642 EVM进行了硬件仿真。针对所实现编码器的DSP代码提出了数据类型、存储器、C语言、汇编等级别的有效优化方法,优化后编码速度提高4倍多。用PC上的H.264/AVC解码器对编码后的码流文件进行解码,测试结果表明编解码性能参数完全符合H.264/AVC标准的要求。
其他文献
对于数字通信中符号定时及维特比译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用FPGA实现了符号定时算法,用DSP实现了维特比译码算法,最终将这两种算法应用在某数字通信系统中。 首先介绍了几种常
近年来随着IP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带宽需求的不断上升,波分复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分层网络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对网络的发展要求,IP over WDM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首选结
直扩通信技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低截获率、良好的码分多址通信能力和高保密性等优点,因此它在军事和民用通信、遥测、定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直扩信号具
期刊
期刊
这些年来,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已在我国公安、部队等部门大量应用。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在我国的专用移动通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满足了特殊部门对通信、调度和指挥的需求。随
期刊
移动管理技术是移动通信网的核心问题。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管理技术可以分为网内移动性管理和网间移动性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网内移动性管理主要包含用户位置管理技术与通信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数字通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信服务向着更大的数据吞吐量、更短的延时、更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发展。低密度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