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与“景”—景观风貌视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要素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体城市设计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中国高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正蓬勃兴起的一种新的规划设计类型,然而,在具体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从景观风貌视角入手,将重点放在设计要素的研究上,试图探讨“哪些相关要素需要在总体城市设计中进行处理?”、以及“可用何种方法处理?”这两大问题,并希望籍此为总体城市设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思路与参考。主要内容包括:   ⑴对于总体城市设计的特点与任务进行了论述。和传统中小尺度的城市设计不同,总体城市设计在目标、内容及意义上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传统城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与方法并不能完全的套用于总体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寻找与其设计目标与管控内容相一致、且具有针对性的新设计要素,以更好的解决总体层面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⑵从针对问题与任务、可操作性、空间成果落实三个方面,论述了“秩序与特色”、“尺度与界面”、“功能与行为”、“重点与一般”、“时间与事件”这五对要素在总体城市中的作用,从理论层面寻找适合总体城市设计的普遍要素。   ⑶在此基础上,对于在具体实践中这些要素的选择与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要素影响因子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分析,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各要素的具体应用方法。   ⑷根据这些理论与应用层面的论述与研究,以海宁市景观风貌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进行了设计实践的探索,以验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要素综合运用的方式与可行性。
其他文献
空间结构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当今,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如何影响集聚外部性的效应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手段上运用数字技术;二是审美趣味在数字化时代发生的变化。就第一方面来讲,新技术、新设计
随着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益加重,建造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使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近年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发了适合不同国家特点的
旅游业在现代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成为第三产业和国民收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传统旅游目的地主要为风景名胜区、温泉、滨海度假区和宗教圣地等。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
我国口腔医疗水平和口腔医院的数量规模仍较为落后,相关建设标准及规范严重滞后,整体医疗环境设施较为陈旧落后,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近些年国内口腔
街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内的自然环境(采光、通风、幅射、降雨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街区内的建筑群布局、尺度比例等都会对其内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世界能源的衰竭、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建筑成为人类生存延续的必然选择,而外围护结构作为生态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身的性能提出了保温、隔热、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降
学位
本课题来源于导师李百浩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1840-1949)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属于广西
随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提高,人类对环境意识加强,使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城市水体公园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普遍。所谓湖泊型城市水体公园,是指依托城市较大型
消费社会是继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它对当今世界的最显著影响就在于消费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欧美、日本等步入消费社会的国家,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成为促进城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