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构成及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提出”成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对“问题提出”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反映,数学课堂教学、教材例题习题编排或者数学试卷的试题中都相应增加了“问题提出”的数学任务。然而,问题提出课程理念落地转化与教学现实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来自教学现实的挑战。譬如,教师虽认可问题提出课程理念,却未形成自觉转化问题提出课程理念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意识;既缺乏必要的有关“问题提出”的教学资料,也缺乏必要的有关问题提出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从已有相关研究来看,多数学者关注问题提出的内涵以及教学实践,尤其将视角聚焦于问题提出教学实践层面,鲜有学者关注问题提出教学背后的教师教学知识因素。基于此,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对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本体意蕴的理解,通过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建构了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5个一级维度和14个二级指标,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调查问卷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调查,旨在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现状,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案例分析探寻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的PCK发展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阐释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接着,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随后,明确本研究的两个理论基础。最后,确定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从内涵、特征及价值等方面论述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本体意蕴。首先澄清了“问题提出教学”与“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内涵,接着从知识的本身、属性、功能、构成、获得五个方面阐述其所具有的专业独特性、个人缄默性、教学情境性、多重融合性、实践发展性等特征。随后,明确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具有引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促进开放型数学课堂的打造,提高教师问题提出教学能力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对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核心要素展开论述。笔者基于研究文献,先是厘清已有研究者对PCK核心要素的理解及阐释,借鉴其中包含的共性PCK核心要素,再结合访谈10位一线教师对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理解,初拟教师PCK框架。然后根据两轮的专家咨询法验证,最终确定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5个一级维度和14个二级指标。第四部分主要从问卷数据的视角出发,揭示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现实水平。此部分以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核心要素为依据编制问卷,以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调查,并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从整体上呈现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现状水平。第五部分深入研究在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教学录像为基础,结合问卷数据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关于学生问题意识、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问题提出教学信念及目的认识有待提高;数学问题提出课程知识有待丰富;数学问题提出引导知识缺乏;数学问题提出评价反馈知识有待加强等。分析其原因发现以个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观摩为主的教师个人因素和以参与培训讲座、学校重视以及校长引领为主的群体因素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等。第六部分从教师及学校两个方面阐述问题提出教学中教师PCK的发展策略。具体而言,一是从教师个人知识建构方式提出:增强问题提出意识,了解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树立正确问题提出教学目的观,转变问题提出课堂角色;准确把握问题提出课程知识,扩充问题提出课程资料来源;加强问题提出教学策略知识,践行问题提出教学;丰富问题提出教学评价知识,加强问题提出教学反思。二是从群体建构方式角度出发,包括开展问题提出主题式培训、形成教师问题提出教学PCK发展共同体、建立教师问题提出教学资源库。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原质和支柱,优秀学校文化是全社会的财富。建设杰出学校文化要在科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校条件集中全体智慧正确定位并进行锤炼。在其生成后及时进行诊断和评价
本文通过学习课堂提问和学习动机的相关知识,试图将俩者结合起来,探讨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上,通过有效提问,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实现交互式课堂。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正确对待传统道德文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
英语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文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然而因为某些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同时由于英语文学教育本身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英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