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连文学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13148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惠连的文学成就虽然比不上谢灵运、谢朓等人,但是其诗文创作也颇多名篇,并且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特殊的文学风貌。本文选择以谢惠连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其文学创作的环境背景,诗、赋、文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探讨其史书评价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整体上从纵向的角度出发,以整个文体发展的大背景为依托,同时部分又以横向的比较作为补充,从而彰显出谢惠连文学创作独特的艺术特点,进而对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贡献进行探讨。时代背景和家族环境的变迁,使谢惠连形成了复杂的个性和丰富独特的人生际遇,从而对其文学创作形成深刻的影响。他的诗文皆内容丰富且不拘题材,观察细致,感悟颇深,体物细腻生动,情感表达上真挚动人。在诗文的艺术特色方面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造诣,诗、文、赋中皆有传世名篇,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其与谢灵运之间的兄弟情谊被后世广为传颂,并诞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其诗文中的艺术风格和名篇佳句也被历代文人广泛借鉴。而且,关于谢惠连之何以早逝,似乎也可以从其与谢灵运的兄弟情深中寻觅因果。总之,谢惠连英年早逝,然而其文学创作颇有造诣,锺嵘将其诗列为“中品”。作为南朝陈郡谢氏家族的“芝兰玉树”,其山水诗将景物描写融入情感的表达中,表现出谢氏家族在山水诗歌创作中的过渡特征。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他的言行为世俗所非,但作为刘宋文坛重要的文学家,其文学创作却被广为赞誉,对后世文学也影响深远。
其他文献
隋代石刻材料不管從地位、數量、内容還是質量來説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目前關於隋代石刻詞語的研究成果與魏晉南北朝和唐代相比顯得薄弱,隋代石刻中仍有數量不少的詞語需要進一步考釋和研究。本文選取隋大業元年至八年時期的200方石刻材料,在全面校勘、閲讀材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詞彙學、文字學、訓詁學等相關知識,對本時期石刻詞語進行全面考釋與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章“緒論”,對本文的選題依據及研究對
学位
鲍廷博是清代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一生致力于藏书、刻书事业,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古籍的收藏与研究,在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鲍廷博在从事古籍的收藏与研究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的题跋,这些题跋不仅是记载鲍廷博藏书、刻书活动的第一手资料,能直接体现其藏书思想、刻书理念,同时也是考证其生平信息以及研究古籍善本的重要文献资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此外,相较于鲍廷博的丛书——《知不足斋丛书》而言,学界并没有给予其题跋以
学位
学界对于空间义量词的研究已经有非常丰富的成果,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对空间义量词的研究尚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一是没有区分空间义量词和空间义计量词,对空间义计量词的关注不够,在空间义计量词的定义、范围、分类等核心问题上尚存在争议,二是对空间义计量词的特殊表量用法研究关注度不够。故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并分析大量语料,试图对现代汉语空间义计量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学位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等。归德府人(今河南商丘人)。清初时期,宋荦在文坛和政坛都堪称活跃,既是开府一方的官员,又是主持风雅的文坛领袖。除此之外,他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其藏书之富,刻书之精,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宋荦的文集和宋氏藏书目为主要参考资料,同时参考宋氏家集、友朋信札、清廷档案、同时人著作、各家藏书志及现有的学术成
学位
管庭芬(1797-1880),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鉴赏家、校勘家、藏书家。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芷湘日谱》、《芷湘笔乘》、《待清书屋杂钞》、《花近楼丛书》等,多以稿本存世,其中《芷湘日谱》即《管庭芬日记》因日记特有的过程连续性、记录长期性、内容可靠性等价值而备受关注。本文即以《管庭芬日记》为主要研究对象,据此探究管庭芬在藏书、校勘、版本三方面的文献学思想,并试图通过管庭芬的个案研究,展示晚清中
学位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雄安地区的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迅速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选取雄安新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容城县,从地方志研究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容城县现存的康熙十二年《容城县志》、乾隆二十六年《容城县志》、咸丰七年《容城县志》、光绪二十年《容城县志》和民国九年《容城县志》五种志书,最终确定以乾隆《容城县志》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容城县的志书史,
学位
陆游诗歌中数字入诗的篇目颇多,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陆游诗歌中的数字入诗呈现多种样态。以数字地名、数字典故和数字对仗三个方面最具特色。数字地名虚用和实用结合,暗寓行踪,壮大气象;数字典故事典和语典交错,寄情于此,借古抒怀;数字对仗形成数对,深谙格律,和谐匀称。陆游诗歌中的数字入诗具有实录精神。陆游善于在诗歌中使用数字发挥诗歌叙事性的功能,既有对历史事件的秉笔直书,又有以“日记体”
学位
缪钺是晚清至民国时期重要词人,他家学深厚,文史兼修,学贯中西,加之勤勉好学,苦心钻研,终成一代知名学者。青年时期的缪钺置身动荡年代,他辗转多座城市求学、工作,结识了许多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也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着自己的学识。缪钺的词作和词学研究,均注重词体之本色,他现存词作有九十余首,内容丰富,不仅是其个人生活的写照,更能从中窥探时代的状貌。从题材上看,缪钺的词作大体上可以分为送别词、记游词、咏物词、
学位
《天仙子》作为唐教坊曲名之一,随历史发展不断更新其艺术形态,至明清仍有创作,经久不衰,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会从曲调渊源、乐舞风貌、曲辞体式、主题声情这四个方面对《天仙子》进行研究。第一章考据《天仙子》的曲调渊源。首先,探究《天仙子》本事来源,通过对比“刘阮遇仙”本事与“龟兹舞曲”说两种说法,基本认定其来源于《幽明录》中所记载的“刘阮遇仙”本事。其次,解释《天仙子》曲调含义,并对其异名《万斯年
学位
金檀作为清代藏书家,无论是在收藏、编刊图书,还是在书籍保存、流传过程中均作出了贡献。其“收藏之富,甲于一邑”,建“文瑞楼”贮藏其书,该楼所藏有诸多世所罕见的宋元明精椠,如元刻珍本《皇元风雅》、旧抄本《丁鹤年诗集》等;除钟情藏书外,金檀也喜刻书,将刻书处定名为“燕翼堂”,校勘并刊刻明代贝琼撰写的《贝清江先生全集》四十卷、辑注并刊刻《青丘高季迪先生诗集》十八卷、《遗诗》一卷、《扣舷集》一卷、《凫藻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