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沉井基础下沉全过程受力特性及突沉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j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跨径桥梁的不断发展,桥梁沉井基础同样不断增大。在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由于沉井平面尺寸大、下沉深度深,主体结构自重大,覆盖的地基土不均匀性显著,沉井姿态、结构安全、沉降均对施工工艺及控制提较高要求,一旦控制不慎容易造成几何姿态超出标准、甚至沉井开裂,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依托“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超大型沉井基础施工全过程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2017G006-A),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沉井下沉全过程结构受力特性,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系统研究沉井基础的摩阻力特性,研究沉井下沉中后期滞沉、突沉机理,为沉井安全、顺利下沉提出理论依据及控制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不同的开挖方式进行模拟。主要分析了大锅底开挖,四区开挖,八区开挖,保留核心土开挖,角点支撑均匀开挖等。结果表明,沉井初沉阶段沉井底部支撑面积越大对结构受力越有利,传统的大锅底开挖,沉井存在开裂的风险;第二三次下沉可以采用较大的开挖面积以减小沉井底部阻力来提高下沉速度。(2)分析了大型沉井基础在下沉期间的端阻力、刃脚埋深摩阻力、侧壁摩阻力等,在受力组成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型沉井基础下沉期间的静摩阻系数和动摩阻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3)大型沉井基础下沉中后期,侧摩阻力是引起滞沉的主要因素,其值约为总阻力的70%。(4)基于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大型沉井基础在下沉中后期的受力特征及突沉机理。通过分析下沉期间四个不同的突沉位置,得出同一深度下动摩阻系数分别为静摩阻系数的0.77、0.62、0.56、0.57倍,分别产生了294.817MN、494.132 MN、585.754 MN、626.754 MN的不平衡下沉力,此不平衡下沉力是引起突沉的关键因素。(5)沉井下沉深度超过45 m,空气幕助沉措施可以将下沉系数平均提高约24%,在下沉后期复合助沉措施可以将下沉系数提升至1.10~1.13,相较于没有助沉措施时提高了约47%,相较于单一助沉措施提高了约28%。助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沉井下沉后期下沉系数,降低发生滞沉的风险,进而降低发生突沉的风险。
其他文献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饱受融资难的困扰,因而股权质押自发展以来,便深受广大民营上市企业的青睐。尤其是随着场内质押的开闸,使得股权质押市场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手段,的确给许多民营上市公司带来了福音。但与此同时,由于上市公司大股东甚至控股股东日益高频率、高比例的质押股权,市场上关于股权质押的风险案例也频频发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不同的质押动机和质押行为会导致不同
神经网络系统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很多不同领域,如数字化信息模拟、机器学习、控制科学、投资学、市场分析、零售分析、电路模拟、图像识别、网络安全等。由于神经网络特殊的信号传递机制,可模拟现实世界中许多运动发展规律变化。同时,数学建模中常以脉冲和时滞影响因素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瞬时变化和时间延迟对系统状态造成的干扰,因此具有脉冲和时滞影响的神经网络模型从基础学科方向进行研究,引起了各界学者们的兴趣。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邻的、具备一定条件的部分城市逐渐组团成为城市群,以此来更好的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群内各区域或城镇相互交流、联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综合交通系统必然推动城市群快速发展。而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群综合运输网络结构中的关键节点,是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中对内、对外的旅客与货物主要的集散场所,是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运输资源合理配置的必需交汇点。因此
我国公路货运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还是面临运力过剩问题,货运市场组织化水平很低,90%的运力为个体散户司机,行业集中度仅为1.2%左右,导致了我国公路货运市场呈现出“小、杂、散、乱”的格局,在线货运交易平台(即互联网货运平台,下文同)作为公路货运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新型组织和经营方式孕育而生。同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然高达14.7%,公路货运车辆空驶率高达40%,公路运输产生的碳排
发展基于星间链路系统的自主定轨技术已成为目前各大卫星导航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平时,自主定轨可以在我国监测站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星间观测数据提高卫星定轨精度;在战时,该技术可以保障导航卫星系统的战时生存能力。然而导航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会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观测异常或载体扰动异常。采用自适应Kalman滤波来控制自主定轨过程中观测值异常和动力学模型异常的影响,对于提高自主定轨滤波器的收敛速度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与高速铁路运输的持续发展,我国高铁已然迈入了成网运行的新时代。而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作为旅客运输组织中的核心产品,直接影响着列车开行的经济效益与运输效率。因此,本文从效益与效率角度,对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与调整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效益与效率内涵进行了定义,并从效益效率的相互关系、区别联系与提升途径三个方面,对二
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下,乘客安全疏散问题是磁浮铁路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磁浮线路大多以高架桥形式敷设,其运行特点和高空疏散条件与常规铁路有显著区别。目前磁浮系统的应急救援体系尚未成熟,因此,本文探究了高速磁浮列车人员安全疏散问题,设计虚拟实验,建立高速磁浮列车疏散网络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为磁浮应急疏散体系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速磁浮列车疏散方式的特征、人员疏散的心理及行为和影响疏
接触网上的定位器是定位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定位器如果出现断裂现象,会影响弓网系统的正常工作,严重时可能会使接触线与受电弓缠绕造成受电弓损坏,将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目前还未有成熟的技术手段对定位器的工况进行连续地检测监测。由于定位器处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一些传统的传感器无法直接安装使用,覆盖区域不大且通信易受干扰。为反映定位器的工作状态与检测有些渐变的缺陷状态,需要对定位器该部件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分红方案中,相较派发现金,更热衷采取送股或转股的分红形式,并且高比例的送转方案屡见不鲜。同时,投资者也多将高送转政策视为利好消息,往往给予正向的市场反应。而在随限售股逐步解禁,越来越多的股票进入二级流通市场,内部人的减持需求逐日突显。基于内部人拥有信息优势与决策权双重优势,本文从内部人减持意愿、减持规模角度,探究对高送转政策制定的影响,识别内在因果关系。同时,我国股票市场中存
高海拔地区一直都是地质勘察,工程应用的重点关注地区,但高海拔地区由于坡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冰雪覆盖面积大等原因,导致高海拔地区的全区现场踏勘困难,物探条件较差,无法进行精准的岩性分界。伴随着遥感技术及光谱学的飞速发展,遥感数据多元化发展,使高海拔地区遥感岩性解译成为了可能。岩体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和反射率特征,通过对岩体的光谱及反射率特征分析,以遥感技术作为解决岩性分界问题的基础,达到实现高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