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于本职职业的一种看法和态度,并且能够明确教师职业的价值,进而认可这一职业的作用和地位,愿意以教师身份自居的一种态度。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除了学生还有教师群体,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异也许对教师职业认同也有影响,因此,对在乡村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本研究可以为乡村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提供优化路径,促进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S市260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访谈法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详细访谈。问卷借用魏淑华于2008年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从教师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对S市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寻找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本研究结合冯伯麟于1996年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量表》(主要包含自我实现、工作强度、工资收入、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变量因子)和魏淑华于2008年编制的《教师离职意向量表》(主要包含调校意向和换职意向因子),将教师职业认同各因子与满意度及离职意向各因子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出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得出调查结果:(1)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2)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性别、学历、教龄差异,具体表现在:在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作用等积极认识和评价以及教师表现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业的行为倾向上,男教师低于女教师;学历在硕士及以上的教师在对与教师职业的重要性认识、意识到自己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和履行教师职业责任方面水平最低;从业6-9年的教师在“教师角色”对自我的重要程度的积极认同上,水平最低;(3)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为正相关。具体表现为在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自我实现维度中,其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自我实现组别中得分较高的教师,在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上也较高。工资收入维度在教师角色价值观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工资收入得分越高,在教师角色价值观上也较高。同事关系维度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同事关系组别中得分较高的,在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上也较高。(4)教师的职业离职意向与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呈负相关。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高低受教师离职意向强弱的影响,调校意向与换职意向在角色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离职意向的得分越低,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在针对教师职业认同、职业满意度以及离职意向中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要以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并降低教师的职业离职意向,进而提升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为目的。针对上述讨论,本研究得出结论:(1)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较高,其中性别、教龄和学历因素影响教师职业认同;(2)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与教师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在工资收入、同事关系和自我实现;(3)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与教师职业离职意向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具体措施为:(1)降低个人特征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主要包括:制定政策消除职业性别隔离;关注教师精神世界;进行自我分析,找准职业定位。(2)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其中包括:合理提高工资待遇,提升小学教师地位;重视同事关系,加强教师群体凝聚力;提升自我能力,增加积极自我认同。(3)降低教师离职意向,其中包括: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力量建设乡村经济。通过以上对策的提出,期望能够有效的提升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保证这一群体的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