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负面语产生原因及消解策略—以三峡大学为例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负面语活跃于校园,负载着当代大学生的负面情感,却因其隐蔽性和习以为常而被人们所忽视,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校园负面语的研究,对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规范校园言语,架构和谐的言语交际桥梁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校园负面语研究中的不足,本文试着拓宽视角,运用言语社区、语言变异理论并从社会亚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校园负面语现象:何为校园负面语?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如何运用于解释校园负面语?校园负面语有哪些语言特色、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以及对其的消解策略。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从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校园负面语,并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将研究范围确定为三峡大学在校大学生,通过对200名随机挑选的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言语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  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结合言语社区相关理论对校园负面语进行界定,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第二部分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三峡大学校园负面语使用现状进行描述,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校园负面语使用对象和应对现状。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等因素对校园负面语的使用情况的影响;第三部分则针对第二部分的调查结果,结合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校园负面语的特点,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所反映的文化生态;第四部分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校园负面语的消解策略。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和论文的撰写,笔者认识到,校园负面语是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生动地体现着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浸染和渗透,它的产生有言语、社会、心理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它的运用是自由式的,它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深层的、间接的。校园负面语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文化背景。它既受社会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社会。最后,本文对从言语本体和社会两方面就负面言语的消解策略提出了建议。  总的说来,笔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关于具体言语社区研究的相关资料也较为有限,文章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人对这一全新、颇具意义、极富挑战性领域的兴趣和研究。
其他文献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论语》的主要内容是弟子们记录的孔子与其弟子的一些对话,以及一些日常行为的规范等
将绘画艺术融入文学当中,这是京派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京派文学的绘画美不仅为读者展示出清新明丽的画面,还使作者的个性、情感、文化心理等得以生动地表达。本文以京派文
李锐是当代文坛中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是一部悲剧。他的悲剧小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李锐独特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李锐的悲剧创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