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我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思想。藏族是我国多民族中的一元,为了缓解因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我国于1984年提出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校)这一教育政策。内地西藏班(校)是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对于每个就读的藏族的学生而言,内地求学不仅能丰富知识,更能够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内地西藏班(校)创办三十多年以来,实践证明内地西藏班(校)培养的学子在西藏建设中是骨干力量,维系着西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培育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W中学为个案,笔者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试图从W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出W中学在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的具体做法。通过对初中阶段的260名在校生发放问卷,从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以及拥护行为来分析,以及通过访谈W中学的15名老师与30名学生,以及收集167名学生的“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作文文本,对W中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W中学的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该校比较成功的经验: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观、历史观的教育,增强历史认同;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第三,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增强情感认同。2.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的特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表现出较强的情感依赖,但涉及到利益分配时,本民族与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显得更为重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拥护行为表现出对国别之间认识深刻,即对外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是对内而言还未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学生对藏族和其他民族之间还表现出隔膜的特征。3.研究结果也显现出内地西藏班(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教育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师发展机制不健全、学生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学校管理忽视校际交流等问题;社会层面存在藏族学生与社区交流不充分的问题;国家教育评价体系太单一等问题。笔者从内部和外部分别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4.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学校层面应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包括加强多元一体文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包括满足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教师发展机制,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机制以及加强各校教师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与家长沟通的正确方法;搭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社会层面应加强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国家层面应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