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写物外情,诗传画外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体验的特质,塑造了中国审美思想独特的禀赋。将自然人化、将人物化,赋予物象以人格精神,以中和的心态关照自然万物,达到畅怀味道的和谐境界。这看似玄妙的哲学体系,其实包含着中国人对主客体关系的独特理解和包容、达观的生活智慧。写意精神作为这种哲学审美体系的衍生物,指引着中国画发展的道路。而作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承载体-----笔墨,随着时代的变迁,艰难前行。尤其到了近代,随着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国文化意识形态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围绕笔墨展开的争论和实践领域内的突破,使得传统的写意精神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延续离不开对传统笔墨观的继承与发展。笔墨在中国画中,并不单指一种绘画材料,它不等同于西画中黑白灰的构成,也不是简单嫁接西画所产生的干擦素描效果的笔墨样式,笔墨是一种文化,承载着中国特有的哲学审美思想。写意精神的根本在“意”,股脉在“写”。当审美主体与物象进入精神交融、物我两化的境界时,驭笔使气、坦然落墨,这就是“写意”。对于写意精神的探究,追根溯源,从原始器物遗存到商周青铜纹饰中所表现的“天人、宇宙”的观念开始,那种不单纯照搬物象的表达手段,闪现出写意精神的光辉。此后在独特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写意精神艰难成长,中间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过渡期:从写意精神最为神全气足的魏晋,向隋唐五代重雍容富贵的过渡;从写意精神老成中和的宋元向明清重机巧繁华的过渡;再至写意精神气息奄奄的清末到西法东渐的五四时期的过渡,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过多地给写意精神注入民族的、民生的、政治的要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改变,剧烈地影响着中国画的价值取向,衍生出“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这样的夹生物。但所幸中国画的笔墨硬件都还在,那么在物欲膨胀的当下,要完成中国画跨越式的发展,呼唤写意精神的回归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正>仿生学是人类从事了几千年的一种形式——模拟大自然。它是一门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思维想象力,拓宽了思维的视野。对
结合实验室计量认证扩项评审的实际工作,从新项目筹备阶段、评审阶段、整改阶段三个阶段探讨如何做好实验室扩项评审工作。
区域增长极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使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建立了一些经济特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地将区域增长极理论
在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中国外汇储备也不断增长,而且金额逐年扩大。国际收支长期持续的双顺差格局本质上也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种表现,这种不平衡也说
目的:拟通过研究脏腑功能及其辩证分析,了解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是否存在脏腑功能失常,以期提供通过中医脏腑(单个或多个脏腑)调理,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方
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富于特色的课题,自2001年黄希庭教授等编制并发表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引发了一系列
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世界女性地位随着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也随之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作家,女性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集体失语
研究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广泛存在,部分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与发病
论文从客观的汉语修辞实际出发,掇取典型丰富的语言实例作为依据,在真、善的内容和适切题旨情景的前提下,借鉴艺术的形式美法则,遵循辩证思维的方法,探求汉语修辞之美。而这
目的:探讨不同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3年6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护理过程中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