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学特征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海位于亚澳季风区的中心。南海夏季风是连接印度季风、东亚副热带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澳大利亚季风等季风子系统的桥梁。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标志着亚洲夏季风开始建立,且夏季风爆发的异常与随后夏季风的演变及其相关的大气环流和降水异常密切相关,因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相比之下,南海夏季风撤退所受到的研究关注要远少得多,其现象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基于多套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并结合简单的大气模型,以及热带大气动力学理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态特征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并阐明了其变化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学特征;夏季风撤退在21世纪初期之后的年代际偏晚及其机理;夏季风撤退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机制;年际变化时间尺度上夏季风撤退与华南秋雨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
  (1)阐明了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态特征
  前人基于日历数据所反映的南海夏季风撤退是缓慢的。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夏季风撤退日期做了合成,重新研究了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态特征,发现合成的撤退过程是非常迅速的。气候态平均的南海夏季风撤退发生在第54.7候(9月29日)。南海夏季风的撤退在大气环流和降水上都有所体现,其主要的现象包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引起的南海地区低层纬向风转变(由西风转东风),西南季风自南海-菲律宾海后撤至北印度洋,雨带和赤道辐合带的南移,高层东风急流和北风越赤道气流的减速,上升运动由南海北部移动到南海南部并形成异常局地经圈环流,以及大气环流和温湿要素的突变等。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夏季风撤退时期的环流和对流变化,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赤道Rossby波响应和涡度方程的Sverdrup关系来理解。
  (2)揭示出2006年之后南海夏季风撤退的年代际偏晚及其成因
  基于相对独立的环流和降水资料、不同的统计方法,发现南海夏季风撤退在21世纪初期之后经历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相比于1995-2005年,2006-2016年平均的夏季风撤退日期偏晚了约半个月。对应于夏季风撤退偏晚的年代(2006-2016年),在夏季风撤退时期(53-56候,即9月18日-10月7日),从中南半岛到菲律宾海出现了显著的西风异常,在南海北部-菲律宾海北部地区出现了气旋式环流异常;在南海和菲律宾海还出现了降水的增加和对流活动的增强。上述现象不仅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而且在动力学上也是一致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海地区准双周振荡的增强,以及南海-菲律宾海附近增多的热带气旋活动,可能是此次南海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偏晚的直接影响因子。热带气旋活动可以通过激发大气Rossby波,引起西风异常和夏季风撤退偏晚。增强的准双周振荡会使得低层东风不能稳定地建立,也有助于南海夏季风撤退的偏晚。此外,9月份菲律宾海海温的增暖可能是此次夏季风撤退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大气系统外强迫。
  (3)揭示出南海夏季风撤退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南海夏季风撤退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对应于夏季风撤退的偏晚年,在夏季风撤退时期(53-56候,即9月18日-10月7日),自孟加拉湾延伸到菲律宾海的对流层低层出现异常西风气流,且在华南和南海北部出现了气旋式环流异常。而在对流层高层,整个南海都被东风异常所占据。对应于上述异常环流,降水和对流活动表现出偶极子型异常,即南海和菲律宾海(赤道东印度洋)出现异常增加的降水(异常减少的降水)。南海-菲律宾海的热带气旋个数,以及30-60天振荡的活跃/抑制位相,可能是影响南海夏季风撤退年际变化的两个重要因子。类似于年代际变化的情形,热带气旋引起的异常西风,可以延迟夏季风的撤退。此外,30-60天振荡及相关的环流和对流异常可以通过影响南海地区的风场调制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早晚。
  (4)阐明了年际尺度上南海夏季风撤退与华南秋季降水的联系及其机理
  2010年南海夏季风撤退极端偏晚,同时海南岛也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雨。系统的分析表明,这样的个例并不是孤立的,统计上在南海夏季风撤退偏晚的年份,华南地区(广东、海南、台湾三省)以及南海北部地区的初秋(9-10月)降水也倾向于偏多。夏季风撤退偏晚和华南秋雨偏多的共同背景是La Ni(n)a发展型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北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通过激发气旋式的大气Rossby波引起平均环流的异常。此异常气旋南侧的偏西风,会引起夏季风撤退的偏晚;而异常南风又会输送更多水汽到华南,引起秋雨偏多。此外,在夏季风撤退偏晚年,热带气旋和准双周振荡等瞬变系统也偏强,它们同样会引起华南秋雨的偏多。
其他文献
气候年际变率的未来变化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亚太地区包含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和大陆,人口稠密,农业发达。降水和温度年际变率的变化会影响极端洪涝、干旱、高温热浪和寒潮灾害的发生频率,威胁该区域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由于亚太区域海陆分布复杂、气候影响因子众多、人类活动频繁,当前对于亚太区域降水和温度年际变率变化及其成因认识仍然不足。因此,本文先利用高分辨率单独大气模式,保持全球
学位
城市湖泊湿地的存在,一方面能调节区域气候,另一方面触发湖陆风环流,改变局地气象场,进而影响污染物的扩散与传输,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仍缺乏针对城市湖泊湿地局地环流效应及其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基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通过讨论湖泊湿地小气候效应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联性,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提供新思路。  本文首先基于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衡水市湖泊小气候效应的特征,以及湖
学位
干旱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和机理是国际气候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尼泊尔是一个农业国家,总人口的80%以上依靠农业生产,持续性干旱对该地区的农业产量、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该区域的干旱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而对区域干旱特征及其影响的系统评估也可为农业和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基于尼泊尔38个气象台站1987~2017年期间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观测资料,选用标
学位
极端低温事件是北半球冬季影响范围最广的天气气候灾害。近些年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简称EPECE)在中高纬大陆地区频繁出现,关于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环流异常的规律特征以及形成机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59-2017年ERA40/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的逐日站点资料,对比说明了EPECE与普通寒潮事件的差异,并围绕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中国
南极半岛和南极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存在显著的增暖趋势,这一现象在南半球春季和冬季尤为明显。本文借助于公共地球系统模式(CESM)大集合实验和耦合模式第五次比对计划(CMIP5)1979-2005年的数据,研究了内部变率和外部强迫对南极地表气温(SAT)多年代际趋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多年代际尺度上,南极地区地表气温存在的主要变率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利用动力调整方法,进一步将内部变率和外
学位
大气遥相关是指地球上相距较远地域之间大气环流异常的相关性,是几周至季节尺度的大气环流低频变化的空间模态,与行星尺度定常波以及纬向非线性相互作用有关,显著地影响局地及远程的天气、气候变化。本文基于ERA-Interim和JRA-55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针对北半球冬季大气遥相关型属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遥相关度-方差分离融合的新算法,将北半球冬季6种遥相关型按其受主导的时间变率区分为季节内型、慢变型和共有
热带北大西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会影响周围地区的气候变化,包括巴西北部、中美洲和北美洲、西非和欧洲,甚至东亚地区。因此,研究热带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变化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引起热带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有关的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热带北大西洋地区在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的春季变暖。研究表明,热带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与热带太平洋海表
学位
中国紧邻西北太平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绵长的海岸线使得中国成为受(登陆)热带气旋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登陆)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影响显著。本论文以2008年第8号热带气旋“凤凰”为例,利用WRF模式开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结合三维降水诊断方程,重点研究了“凤凰”登陆期间环流区域内的降水物理过程特征和机制,以及不同降水强度分档中降水物理过程的特征和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凤凰”登陆期间,
学位
本论文利用跨尺度预报系统MPAS对中国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在网格设计中使用JIGSAW-GEO生成了中国区域加密Delaunay三角网格,而后再根据拓扑关系生成了MPAS所需的SCVT网格,在中国区域分辨率约为30km,其他区域约为120km。采用上述区域加密网格与全球120km分辨率的准均匀网格对比后发现,在进行局地加密后能够极大提高对天气系统细节的模拟能力。与采用嵌套网格的区域模式相比,MPA
学位
欧亚大陆范围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覆盖类型种类众多,其中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沙漠和脆弱的高海拔生态区所占面积较大,整个大陆又横跨五个气候带,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复杂,干旱是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亚大陆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开展欧亚大陆干旱的评估与监测研究,已成为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基于改进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