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喷射通气辅助下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探讨一种更适合硬质支气管镜治疗的通气方式。方法:选择行硬质支气管镜治疗的病人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通气模式分为高频喷射组(G组)和常频喷射组(C组),每组15人。两组麻醉诱导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建立有创血压监测,连接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麻醉诱导后,G组喷射通气频率为150次/分,C组为18次/分,两组喷射通气的I/E、驱动压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喷射通气开始(T1)、喷射通气10min(T2)、喷射通气20min(T3)、喷射通气30min(T4)、喷射通气40min(T5)、喷射通气50min(T6)、喷射通气60min(T7)时的PaCO2、PtcCO2的数值及各个时间点的MAP、HR,并记录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所用时间。结果:1.两组PtcCO2与PaCO2数值显著相关,G组中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947(P<0.05),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068X-1.102(r2=0.897,P<0.01);C组中两者的相关性系数r=0.927(P<0.05),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782X+10.612(r2=0.859,P<0.01)。2.两组患者的MAP、HR在T0、T1、T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3、T4、T5、T6、T7时刻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组T3、T4、T5、T6、T7时刻MAP、HR均明显高于C组(P<0.05)。3.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所用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C组所需时间长于G组(P<0.05)。结论:1.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可安全地用于喷射通气辅助下的硬质支气管镜治疗,在一定范围内可实时反映肺泡的通气状况。2.两种喷射通气方式均可满足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时患者的氧供,但两种喷射通气方式均存在不足之处。3.高频喷射通气组结果显示随着喷射通气时间的延长出现二氧化碳蓄积,常频喷射通气组随着喷射通气时间的延长出现过度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