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马克伦理学》与《中庸》情感观念的比较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与《中庸》两个经典文本中,分别有如下关于情感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论述: 文本一亚里士多德《尼格马可伦理学》第二卷第五章:“感情(作为灵魂一种特殊状态),指的是欲望、怒气、恐惧、信心、妒忌、愉悦、爱、恨、愿望、嫉妒、怜悯,总之,伴随着快乐与痛苦的那些情感。”文本二《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文作者认为,这两段文本分别揭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概念:《尼格马可伦理学》论述的情感是一种实体化的心理过程,而《中庸》论述的情感是一种情感性事件。这种在经典文本中加以详细论述的情感概念,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哲学体系中情感观念的典型代表。从比较哲学的角度对这两种情感概念进行研究,不但能揭示出中西方文化一哲学体系中各自不同的情感观念,而且能够进一步的从情感方面说明中西方哲学精神的差异。借助于对两个经典文本的分析比较,能够探究造成中西方文化一哲学中情感观念差异的原因,从而对有关中西方不同的情感心理特征做出说明。而在中西方情感观念的详细分析比较中,也能够进一步的理解中西方哲学不同的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的情理精神,西方哲学的理性精神。 认为在这一比较研究过程中,应当避免以往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忽视文本的哲学背景的问题,因为这容易导致将一方的概念体系和判断标准强加于被研究对象之上,所以造成误解。认为汉语表达的是一种事件性(过程性)世界,而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表达的是一种实体性世界。“情”作为一种情感性事件,构成了汉语世界中最基本的事实和真实。《中庸》主张以“诚”成德,因为“诚”可以去除喜怒哀乐等本真事实发生过程中的偏执和遮蔽,从而恢复“情”作为最本真的事实应有的“中正”,从而实现“中和”道德的极致境界。 与此不同,情感在《尼格马克伦理学》中是被定义为一种实体性的心理过程。在现象与本质、主观与客观二分的哲学背景上,这个情感是与理性相互对立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优于情感,情感必须服从理性的命令,并且成为习惯才能够获得德性。德性仅仅是与理性化了的情感相互联系。在实体性世界中情感与理性的分离对立关系不同,在事件性世界中,情感与理性是一种关联性关系,二者有明显的差异。中西哲学在哲学精神上的不同再一次清楚的显现出来。
其他文献
1 问题的提出rn根据2006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公报,我国现有残疾人8296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这个数字是奥地利人口的十倍,比法国、丹麦、挪威、瑞
技术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多样性。以往对技术的追问多把技术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加以思考。“经验转向”后的技术哲学更加注重对具体技术本身的分析和考察。由纳米技术、信息技
急性白血病(AL)尸检病理报导不多,本文22例AL中,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AGL)11例,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10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1例。成人8例,男6例,女2例,平均27.3岁;儿
如今的艺术,往往被赋予过重的使命,同时又常被极大地怀疑着。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画家,实在是很矛盾的,好在中国画是一个极能表达和发泄自己性灵的画种,每当畅神在水墨变幻、
期刊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伴随而来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与自然处于严重对立状态。面对环境危机,欧美发达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群众性抗议活动,生态主义逐渐
根据人声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分析了英国音乐人Imogen Heap的著名歌曲及其音乐的风格、合成过程,表明现代音乐在人声合成表演形式上的新思维的探索.
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豪种业)在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方面突飞猛进,业绩迅速上升,实力不断增强,一跃跻身全国种业前十强,位列第七,展现出企业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和
左室功能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本文旨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随访了一组冠心病患者,用超声心动图及多导电生理记录仪测定左室功能,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和左室
全国13个省市的卫生单位,进行了饮水硬度其其主要成份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选点有37个大、中、小城镇,涉及人口2277万人(约占全国城镇人口的四分之一
组画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整体主题表达能力的艺术表现手段,讲究作品主题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热衷于组画的创作,组画的创作手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