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发展兴趣,谋求人生发展方向,并促进人格完整,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活动。20世纪,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兴起,之后波及世界各地。目前,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起步较晚,且主要重点工作多在高等院校进行,在基础教育投入的精力相对薄弱,仅有少数如山东临沂、河北石家庄、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开展了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但大部分青少年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对其接触较少。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宜早不宜晚,初中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具备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条件,及时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意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可能发展的职业方向,避免方向茫然感的滋生和随波逐流性格的养成,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几个方面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背景,对核心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动态做简要综述:我国目前有关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一定发展,但广度和深度上仍有所欠缺;第二章是建构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基础,它离不开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支撑,理论上,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一种诠释,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必然要求,也体现了人的心理阶段发展特点;第三章以湖南省部分初中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教育现状;第四章拟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初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体系,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目标、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及组织方式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等方面内容,拟通过此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的意识。第五部分是对此次研究的小结与反思,学生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是家庭、社会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工程的系统性,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有机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