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发光晶体的暗物质直接探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天文学的大量实验观测证据表明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暗物质问题无法用标准模型解释,是当代物理学最重大的课题之一。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暗物质粒子。WIMP粒子的实验探测,对发展新的物理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WIMP粒子的直接探测实验有多种技术方案,其中利用闪烁体探测WIMP粒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对于暗物质直接探测,粒子鉴别能力是一项关键性的探测器性能。双发光晶体可以同时输出闪烁晶体的本征发光和掺杂发光,利用两种发光的比例不同可以进行粒子鉴别,区分电子反冲和核反冲事例。本工作实验测量了CsI(Na)晶体对于低能电子反冲事例的能量响应,实验数据表明对于10keV低能电子反冲事例,CsI(Na)晶体的能量响应依旧保持线性。  本工作实验研究了双发光晶体CsI(Na)在低温下的发光性能,发现在低温条件下,CsI(Na)晶体的发光产额大幅增加,并且有更强的粒子鉴别能力。实验发现适合用来进行暗物质探测实验的CsI(Na)晶体的实验运行温度为110K。同时通过对低温下CsI(Na)的快慢两种发光的光产额随温度变化测量,阐明了快慢发光的发光机理和粒子鉴别能力的机理。  本工作搭建了一套40kg级CsI(Na)大晶体的暗物质探测器模型,实验探索了CsI(Na)大晶体的表面除潮、封装方案,验证了运行于低温环境下的CsI(Na)晶体暗物质探测器技术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了CsI(Na)晶体暗物质探测器的本底情况。为后续进一步更大规模的CsI(Na)晶体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原子对分布函数(Atomic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简称PDF)方法—材料结构的局域探针,是一种全散射方法,同时考虑布拉格衍射(全局或长程平均结构)和漫散射信号(局域结构),直接揭示
TiO2是一种间接带隙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在自然界有三种晶型,分别是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其中锐钛矿相的TiO2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05年,一杉太郎等人利用脉冲激光沉
本文研究了关联噪声和时间延迟协同作用下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分别考虑了双稳系统中引入乘性信号和加性信号情况,利用绝热近似下的双态方法和小延迟近似,得到了系统信噪比
倒车辅助系统的设计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思路,一是寄望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但这项技术要广泛应用还需要时日,在精确度和成本控制上得到较大的突破;第二是采用简单的汽车
本文研究了k-分量f-形变(非线性)三模荷相干态,其定义为荷算符Q,P与三模f-形变消灭算符k次幂(af(Na)bf(Nb)cf(Nc))k(k≥1)的k个正交归一的共同本征态。在三模Fock空间中,构造了k-分量f-形变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低阈值、低噪声、高信噪比、高温度稳定性和便于小型化等优点,在光纤通信系统、相干检测系统、相位型光纤传感系统及光谱学等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期刊
CEPC是由我国物理学家提出未来在中国建设的可作为Higgs玻色子和Z玻色子工厂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电磁量能器是CEPC探测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具有良好的光子重建能力、
激光pump-X光probe时间分辨X射线吸收谱,是探测激发前后体系几何和电子结构变化的强有力实验技术。时间分辨X射线吸收谱通常分析由激光激发后(laser-on)的吸收谱减去激发前(la
在过去的十几年,经过实验和理论的共同努力,粲偶素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ηc(2S)和hc等被预言的粒子相继被观测到,同时还观测到了大量类粲偶素粒子,如X(3872)、Y(4260)等,这些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