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布函数(PDF)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和新型热电材料局域结构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对分布函数(Atomic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简称PDF)方法—材料结构的局域探针,是一种全散射方法,同时考虑布拉格衍射(全局或长程平均结构)和漫散射信号(局域结构),直接揭示实空间材料中原子间的距离。这种方法是表征材料局域结构强有力的工具,目前在国外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内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用和推广。随着第三代同步辐射源、散裂中子源和高速度计算机的发展,近年来PDF方法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在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简称SSRF)13W线站成功实现了PDF实验方法,而且数据质量很高,这也就确保了该方法用于研究复杂材料微妙结构变化的可行性。同时在实现常温PDF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原位PDF方法、低温PDF方法和高压PDF方法。本文将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具体介绍这种新方法,并展示一些收集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21世纪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但是同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寻找高效无污染的能源转换材料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热电材料通过利用固体中载流子的输运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且产物不污染环境,近年来受到了大家的广泛研究,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高性能的热电材料。材料的结构决定性能,为了更好的理解、控制和利用材料,人们需要对其局域结构进行准确的研究,所以本文通过PDF方法和扩展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方法(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简称EXAFS)研究了两种新型热电材料的局域结构:Yb原子填充方钴矿YbxCo4Sb12(x=0,0.15,0.2和0.25)和硒化铜(Cu2Se)。  为了探究Yb原子的局域振动行为,我们通过PDF实验数据精修,证实了Yb原子的“rattling”振动行为:振动远大于其它原子,而且振动幅度与填充比例成反比,但其它原子几乎不变;同时不同温度下Yb原子LⅢ边的EXAFS实验结果也表明Yb原子的爱因斯坦温度很低(70.9K),与Yb原子的“rattling”振动行为相符。  通过PDF实验和EXAFS实验,我们确定了Cu2Se的室温晶体结构(空间群C2/c,a=7.1485(A),b=12.3486(A),c=14.0372(A),β=100.254°),整个结构是一个层状结构,Se原子堆叠在层ABC上紧密排列,Cu原子分布在所有的四面体间隙,它在400K左右会发生相变,从低温单斜相变为高温立方相。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大量表现出反常输运行为的系统。在研究此类系统的诸多理论和模型中,连续时间无规行走(CTRW)以其不涉及系统动力学行为而是基于观测过程,物
Newman-Penrose常数是渐进平坦时空非常有意义的量.最早由E.T.Newman和R.Penrose在1968年提出.其后许多人做了更进一步的讨论.虽然N-P常数提出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它们的物
三维图像采集技术(三维测量)在逆向工程、虚拟现实、文物保护、医学研究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光电技术发展起来之前,三维图像采集主要依靠坐标测量机采用探针测量的方法来
大幅快速光变、高偏振以及很宽的非热连续辐射能谱是blazar的主要特征,其中,光变研究一直是探寻blazar天体物理本质有效的和重要的途径。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blazar天体的观测特
北京谱仪Ⅲ是在粲强子的产生阈值上获取数据的实验装置,迄今为止已收集了世界上最大的(τ)-粲能区的正负电子对撞数据样本,是用来研究粲强子衰变的理想场所。  在重夸克有效
受激布里渊散射雷达系统在海洋环境探测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需要使用高能量密度与窄线宽的激光,这样的激光在水中传输时会激发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等非线性光学过程,使激光在水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加强水质监测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其中水质总有机碳的含量TOC(Total Organic Carbon)是反映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有机物的含量直接正比
曝辐量计,又称能量计,广泛地应用于材料老化、紫外灭菌、光化学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领域,为其提供准确的曝辐量测量。   本论文基于曝辐量计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并针对目
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气敏一电阻特性制成的气体传感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气体传感器。SnO2是最常用的气敏半导体材料。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研究发现当SnO2接触还原性气
在能源短缺的今天,核能在人类可利用的能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研究新型高效反应堆和妥善处理核废料至关重要,同时在核能产生与利用过程中相应的辐射剂量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