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胁迫对魁蚶机体的影响及分子响应初探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氧耐受和适应调节能力对于水生动物,尤其是移动能力较差的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具有较强的低氧耐受能力。本研究比较了7种海洋贝类在不同溶氧下的存活情况,并对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为0.5 mg/L胁迫下不同时间的魁蚶5个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不同浓度溶氧胁迫的魁蚶血淋巴进行测序,挖掘响应低氧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并克隆获得低氧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中三个关键基因,分析了其基因结构特征和低氧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应用RNA干扰技术,初步探究了魁蚶HIF信号通路中HIF-1α对相关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初步明确了魁蚶的耐低氧能力及其对低氧胁迫在组织及分子层面的响应,丰富了海洋贝类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具体结果如下:(1)对比了魁蚶、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丽文蛤(Meretrix Cusori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7种海洋贝类在DO为0.5 mg/L、2.5 mg/L和4.5 mg/L胁迫不同时间的生存状态和死亡率,并计算半致死浓度。结果显示:DO为0.5 mg/L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2.5 mg/L和4.5 mg/L实验组;0.5 mg/L胁迫4 h,实验组中毛蚶、青蛤和江户布目蛤出现死亡,处理至120 h的死亡率分别达到55%±3.2%、48%±2.2%和45%±5.8%,显著高于魁蚶、四角蛤蜊、丽文蛤、菲律宾蛤仔四组;胁迫9 d,魁蚶、四角蛤蜊、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毛蚶、青蛤和江户布目蛤的死亡率分别为44%±2.2%、48%±1.2%、65%±2%、68%±4.7%、74%±3.8%、88%±4.2%和100%。处理同一时间点,魁蚶处理组的LC50明显低于丽文蛤、菲律宾蛤仔、毛蚶、青蛤和江户布目蛤这5个实验组;在处理3 d以前,魁蚶和四角蛤蜊LC50差异不显著。低氧胁迫不同时间段魁蚶鳃、外套膜、斧足肝、胰腺和闭壳肌5个组织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DO为0.5mg/L胁迫120 h内,魁蚶的斧足和闭壳肌的肌肉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而另外三个组织在120 h时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组织损伤。处理24 h,鳃丝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鳃丝纤毛数量增多,鳃丝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鳃丝腔扩张,鳃丝腔内结缔组织变薄,且腔体内红细胞比例增加,处理72 h开始,红细胞比例减少,白细胞比例增加,鳃丝腔开始重新收缩;处理24 h,外套膜组织中的红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白细胞比例减少,至72 h时开始显著降低,外套膜的结缔组织开始逐步出现细胞融合现象,120 h以后,外套膜的结缔组织细胞融合加剧,结缔组织出现疏松散乱。处理24 h,肝胰腺组织中的红细胞比例开始增加,出现细胞融合现象;72 h时,红细胞比例降低,细胞融合现象加剧,肝胰腺组织开始变得松散。(2)三个魁蚶血淋巴RNA样品的比较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85366条unigenes,其中NR库中己获得注释的46,123 unigenes共比对上935个不同的物种。KEGG Pathway差异富集性分析结果显示2040个差异基因共富集到153个Pathways,这些信号通路参与主要的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碳代谢(Carbon metabolism)、脂肪酸生物合成(Fatty acid biosynthesis)、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和HIF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等免疫、代谢和细胞增殖等相关主要通路。选取10个差异基因采取荧光定量验证,结果显示这些qRT-PCR验证的结果与mRNA测序结果虽然有些表现出倍数上的差异性,但是上下调趋势是相同的,这一结果验证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的准确度。(3)以转录组获得的片段为基础,结合RACE和q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魁蚶HIF-1α基因(SbHIF-1α,GenBank号:MH936548)、HIF-1β基因(SbHIF-1β,GenBank:号MH936549)和ENO-1基因(SBENO-1,GenBank号:MK575044)cDNA全长序列,并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mRNA表达特征。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2741 bp、3110 bp和2411 bp,三个ORF编码711、717和60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分别为80.8 kDa、78.4 kDa和66.5 kDa,理论等电点为5.57、6.63和5.29,预测含有两个糖基化位点,一个脯氨酸羟化酶结合位点LxxLAP;软件预测SbHIF-1α和SbHIF-1β基因基因均包含一个HLH结构域、两个PAS结构域和一个PAC结构域,SBENO-1基因含有一个Enolase-N结构域和一个Enolase-C结构域。利用Mega 6.0软件的Maximum likelihood模型构建的进化树显示三个基因的分子进化地位与其生物学分类地位大体保持一致。qRT-PCR检测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基因在血淋巴、鳃、外套膜、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6个组织中的表达,发现SbHIF-1α基因在六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分别是血淋巴、鳃、外套膜、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值是肝胰腺的11.63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SbHIF-1β基因的表达量由高到低顺序是血淋巴、外套膜、鳃、肝胰腺、斧足和闭壳肌,相对于闭壳肌,SbHIF-1β在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是闭壳肌的12.16倍,达到极显著水平的差异(P<0.01);SBENO-1基因组织表达高低顺序是鳃、血淋巴、肝胰腺、外套膜、闭壳肌和斧足,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4.23倍,也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三个基因在DO为0.5 mg/L、2.5 mg/L、4.5 mg/L的低氧胁迫下的六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三个基因在0.5 mg/L实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显著性高于2.5mg/L和4.5 mg/L实验组,且在每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在一定处理时间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淋巴和鳃比其他四个组织的表达量差异更显著。血淋巴中SbHIF-1α的表达量变化趋势是逐步升高,而其他五个组织的表达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血淋巴中,DO为0.5 mg/L胁迫4 h后,SbHIF-1α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即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胁迫64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是对照组的519.43倍。低氧胁迫0.5 mg/L和2.5 mg/L处理组SbHIF-1β的变化趋势更明显,SbHIF-1β的表达量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再升高,在8 h时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36 h时变化量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显著水平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整体来看,鳃、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bHIF-1β相比其他组织表达量更显著,最低值时,对照组分别为其24倍和19.43倍。血淋巴中SBENO-1相比其他组织响应较为积极,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最高值为对照组的89.25倍,表达量随胁迫时间增加而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在24 h后有逐步下调的趋势,鳃中SBENO-1的表达量趋势与血淋巴相似,而SBENO-1这种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也体现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中,0.5 mg/L实验组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中SBENO-1的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6.98、32.31和12.69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明确了SbHIF-1α、SbHIF-1β和SBENO-1的基因结构特征、时空表达特征及对低氧胁迫的响应规律,丰富了海洋贝类HIF通路基因的研究资料。(4)对魁蚶HIF-1α基因进行dsRNA干扰,检测干扰后SbHIF-1α及其靶基因一氧化氮合酶(NOS)、运铁蛋白(T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素氧合酶(Ho)和烯醇酶(ENO)基因各时相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BHIF-1α基因在干扰24 h开始降低,在48-72 h,SBHIF-1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降低一直持续到96 h,之后基因表达量开始回调。在SBHIF-1α被抑制表达后,SBHIF-1β基因在48 h-72 h显著上调表达(P<0.05),表明HIF两个亚基基因的表达可能有相互抑制的调节作用;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中各靶基因的表达量,在SBHIF-1α被干扰48 h-96 h后出现了显著性下调(P<0.05)。
其他文献
钢筋锈蚀问题是海洋工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轻质、高强、耐腐蚀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筋替代钢筋可避免上述问题。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与其他种类纤维相比具有耐高温、环保、价格低廉等优点。BFRP(Basalt FRP)筋在海洋工程中的耐久性是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大部分关于BFRP筋的耐久性研究直接将试样浸泡于腐蚀溶液
有些动物的雌雄是由遗传因子─—染色体决定,由精、卵双方所携带的性染色体结合产生。但有些动物的雌雄则受到生态因子影响很大。环境温度对鸡胚胎性别分化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
随着集中供热的不断推广,热力管网水力失调现象逐渐凸显出来。自力式流量控制阀作为一种新型水力平衡调节设备,以其调节元件与可变过流面相互作用共同保证阀门输出流量恒定的优越性能,逐渐在热力管网领域中普及。它涉及到流体力学、结构设计、动力学、固流耦合等问题,是流体机械的高新技术产品。而国内产品多以仿制为主,产品的控制精度较低。本文以与华能青岛热电有限公司合作的横向项目为基础,对水力平衡调节和自力式流量平衡
梨的果实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贮藏器官,果实中的糖是质量和感官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糖转运蛋白(sugar transporters,STs)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介导糖类物质的运转,参与源和库组织之间的碳水化合物的装载和卸载。糖在叶片的叶肉细胞中由光合作用生成,然后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库器官,如果实、种子、根和花。在长距离韧皮部运输后,糖从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sieve elemen
文中基于通用航空低空无线电通信保障的问题,首先探讨了通用航空低空无线电保障遇到的困难包括通信覆盖有限、电磁环境复杂、保障相对孤立以及数据链能力低等方面的问题,接着
随着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液伺服阀性能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改善伺服阀的静态和动态响应性能,需要对实现阀控策略的伺服放大器进行研究,希望该放大器具
为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医保待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公平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势在必行。城乡医保一体化政策是开展医保工作的指南,是实现城乡医保待遇统一的基
全球许多泥炭地曾遭受排水,造成土壤结构,植物群落组成、碳累积功能发生改变,泥炭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产生活,迫切需要开展相关恢复工作。目前,泥炭地恢复与重建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高脂血症SD大鼠的全面降脂作用并利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探讨木犀草素降脂可能的机制,为木犀草素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40只雄性SD大鼠1周,按体重随机分配为正常对照组10只(喂养D12450B 10%脂肪供能饲料)和造模组30只(喂养D12492 60%脂肪供能饲料)。4周后隔夜禁食并断尾取血测血清TC、TG、HDL-C、LDL-C,模型组TG、TC
第一部分:应用SD-OCT自动分层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内部各层厚度改变目的:应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比较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及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