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历来是人类所面临而且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本论文旨在研究维吾尔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文结构分为导论、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 导论部分由(一)文化视野中的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二)研究梗概;(三)几个基本概念的解释与界定组成。 正文部分由上、下二篇共四章及综论组成。 上篇——维吾尔传统生态思想精神源流由第一章由畏天而拜与第二章由信天而敬这两章组成。其主要解决精神层面即信仰性问题。维吾尔传统生态思想精神资源具有广泛性、弥散性以及作为一种持久信仰或信念的稳定性与深刻性。它们不仅与其它思想观念以各种形式交织、组合在一起,呈现为不同的生活习俗,有与本民族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结合的悠久历史。这些属于根本和终极信仰层面上的精神信念构成了人们特定文化模式的内在基础。在中华文明总格局中,维吾尔文化中自古至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稳定成形的精神信念与相关思想都纳入此编,以期系统地梳理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精神资源。由于视野、资料、论文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本编将集中关注那些影响面广、代表性强,与维吾尔生态民俗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密切相关的方面。 下篇——绿洲生活空间里的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由第三章生命与绿洲和第四章传承与演变组成。下编以塔里木诸绿洲为范围,从现实生活切入,探讨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在绿洲生活空间的实践层面——其行为构成、传承与演变。第三章以从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主要内容结合前人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宏观梳理与微观实证、面与点相结合的基础上,围绕本研究的主旨,解析绿洲生活的主要层面,使内隐在林林总总民俗之中与人们习而不察的文化事象之中的意一 义、文化深层结构凸现出来,从而显示出蕴含于民俗文化模式中的规范人与自然 关系的理念。第四章传承与演变以民俗学与生态伦理学理论为主导,探讨维吾尔 生态伦理的保存、继承与演变问题,分析显示其传统与擅变与绿洲环境变迁之间 的互动关系。 综论——绿色启示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在前四章从文化角度论述人与自然 关系,解析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的信仰性与实践性,归纳其要点,展示其整体轮 廓的基础上,围绕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旨,就重建绿色文明提出见解与观点。 附录部分分列出注释与本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关节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RA患者47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超声测量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滑膜的厚度、滑膜动脉阻力指数,观
会议
以某城市外环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设计为背景,全面介绍了桥梁总体设计原则;通过综合分析桥梁上下部不同结构形式的受力、使用性能及经济指标,制订桥梁方案并选择出适合低山丘陵区且
医院关工委如何在和谐医院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积极作用是事关医院关工委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关工委的自身工作特点,并结合和谐医院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广州
川滇地区是我国古代石棺葬分布较为集中的两个省份。石棺葬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高原、横断山区及云南中部高原,时代多属于汉及汉代以前,是这一地区最主要的墓葬形式,对于研究当时
本论文在提出中药自动配方机的组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多轴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基于多轴运动控制器的取药控制系统。该系统以一个具有四自由度的取药机械手
物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乃至发展物理科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行为模式。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物理科学方法的多样性,本
针对高速公路改建工程桥梁总体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改建方案,提出桥梁总体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结合总体设计性原则,总结了高速公路改建工程桥梁总体设计措施,其内容有:工程
近百年来,全球共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40余起,在中国就发生10起,造成60万人罹难,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53%。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共造成6.9万
高校关工委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优势,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发挥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研究事业单位的形式发展和运作现状出发,分析事业单位日见显露的弊端,通过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改革目标,探索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对策,具有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