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抗原表位嵌合型人3型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免疫学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人3型腺病毒载体嵌入登革热病毒抗原表位的重组腺病毒,为人3型腺病毒衣壳嵌合载体的应用及登革热病毒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人3型腺病毒骨架质粒pBRAd△E3GFP为模板,搭桥PCR扩增六邻体不同超变区(HVR)嵌入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抗原表位的六邻体突变基因片段hexon-DENV,突变的六邻体片段酶切后克隆到穿梭载体。穿梭质粒酶切后与线性化的pBRAd△E3GFP电转化入大肠杆菌BJ5183进行同源重组,鉴定后获得阳性重组腺病毒质粒pBRAd△E3GFP-DENV。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登革病毒抗原表位正确插入相应HVR后,中抽质粒并酶切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成功包装的重组腺病毒经大量扩增培养及纯化后,进行热稳定性和生长曲线分析,Western blot和ELISA实验分析嵌合的登革病毒抗原表位在六邻体上表达及在重组腺病毒粒子表面的暴露情况。重组腺病毒免疫BALB/c小鼠,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实验检测免疫小鼠对重组腺病毒的体液免疫反应,微量中和实验检测抗血清体外中和登革病毒的作用。  结果:通过搭桥PCR扩增出HVR1嵌入登革病毒1型抗原表位、HVR2插入登革病毒3型抗原表位,HVR5嵌入登革病毒2型抗原表位的突变六邻体片段。成功将突变的六邻体片段克隆到穿梭载体后酶切线性化,与线性化的腺病毒骨架质粒同源重组后,获得四个重组腺病毒质粒。在AD293细胞中成功包装出在六邻体HVR1嵌入登革病毒1型抗原表位和在HVR2嵌入登革病毒3型抗原表位的重组腺病毒Ad3-R1DENV1和Ad3-R2DENV3,在六邻体HVR5区的嵌入登革病毒2型抗原表位的重组腺病毒质粒未能成功包装出重组病毒。重组腺病毒的热稳定性和生长特性不受插入登革病毒抗原表位影响。登革病毒1型和3型抗原表位在六邻体蛋白融合表达并且暴露在病毒粒子表面。Western blot,ELISA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即诱导登革病毒表位特异性抗体。体外中和实验中,重组腺病毒免疫的小鼠血清对登革病毒感染C6/36细胞中和作用微弱。  结论:成功构建表达登革病毒抗原表位嵌合型人3型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能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教学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科技兴国的理念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校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素质型人才。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新课改理念下,老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们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意提升学生们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们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为了发散学生们的
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和多样,存在着用户移动的随机性和多径传播现象等因素,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和数据应用业务的迅速增长,对移动网络的吞吐量及频谱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
地层电阻率原始数据可由多种方式获得,其中的阵列侧向测井技术由双侧向测井技术发展而来。作为聚焦测井技术中的一种,阵列侧向测井技术能显著降低冲洗带、上下围岩等因素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