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液化实验与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earn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政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液化技术,是在现有的市政污泥低温热解制油和直接热化学液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以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为原料,无需干燥脱水,创新性地利用污泥中的水,在超临界状态下,直接对湿污泥进行热解转化。反应过程中,将反应系统中的水加热至超临界状态,利用超临界水的特殊性质,以最终实现污泥的热解制油。此技术避开了污泥处置中的难点问题—高能耗干燥脱水,利于减少反应工序,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设计并构建了一套超临界热解液化实验系统,对市政污泥进行超临界热解液化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分析不同参数对反应产物尤其是产油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市政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产品油理化特性,评价其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市政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液化技术的经济性和工业推广性。首先,在分析市政污泥理化与燃料特性的基础上,对样品污泥进行热重实验,对污泥热解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及动力学方程,解释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液化机理,为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液化制油技术提供模型依据。依据不同阶段的失重量及失重速率变化情况,将污泥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水分干燥阶段、有机物裂解和挥发分析出阶段以及炭化阶段。联立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推测不同阶段下典型反应类型及特征,得出污泥整个热解过程中析出的主要气体产物为H2O、CO2、CO及烃类物质中的CH4和C2H4。设计实验流程、构建超临界热解制油实验系统,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对样品污泥进行直接热解液化,通过改变热解终温、反应停留时间、物料填充比、催化剂浓度四项实验参数,进行正交试验,从而确定了反应停留时间和热解终温是影响污泥热解液化的最显著的两个因素。细化实验参数条件,确定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液化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发现,从经济可行性和减量化原则来看,在超临界区域的反应,较低的热解终温,即375°C,反应无停留时(或者很短的停留时间),既利于增进目标产物热解油产量,又利于提高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制油的经济性。在分析理化与燃料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对产品油和热解残渣的成分及化合物组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推测反应类型,计算能耗平衡,模拟工艺过程;结合超临界水中化学反应的原理与特性,阐明市政污泥直接超临界热解反应机理;同时,对比产品油和常规能源,判断产品油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交响乐队有了很大的发展,交响乐队中大管演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小提琴、钢琴等乐器表演艺术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复杂的,比如大管的基本功训
本文主要基于动态Copula-CoVaR模型,研究原油市场风险及其溢出效应。在模型方法方面,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4方面的问题:①参考 Joe(1997)、Patton(2012)、Liu et al.(2017a),构
利用有限元方法将Moldflow软件分析的注射成型结果导入Ansys软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发现注塑件在外载荷和边界条件等均相同的条件下,随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的增大最
<正>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意为"幸运",是十九世纪的音乐家。十九世纪初即1821年,门德尔松与自己相差60岁的歌德一见如故,于是开始了一段忘
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必须全面了解此项工作的技术重难点,同时充分结合其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管理作出相应调整,以此来构建完善的
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有争执。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利益,也不能鼓吹它所带来的利益而视风险于不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苯硫醚/无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NPMVS)共混物及聚苯硫醚/单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SPMVS)共混物,并对该共混物体系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
采用HPLC法测定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样品经水提取后过固相革取小柱净化,所得净化液选用HPLC-UV外标法检测。本方法丙烯酰胺的检出限为50μg/L,回收率大于92%。
<正>体验,指学习者亲自参与或置身某种情景或场合通过感觉、感受、体验来认识事物。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上积极创造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充分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主要采用中药熏洗和蜡疗以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患者114例(152指),观察疗效。结果痊愈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