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结构的少模多芯光纤模式及串扰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光通信网络数据量剧增,标准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已接近非线性香农极限。为解决通信容量危机,基于空分复用的多芯光纤、少模光纤和少模多芯光纤充分利用空间维度,有望解决单模光纤传输容限问题,其中少模多芯光纤利用纤芯和模式两个维度扩大空间信道数,在通信容量扩展方面极具潜力。多个纤芯的芯间串扰以及纤芯内的模式串扰是衡量少模多芯光纤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光纤的抗弯曲能力以及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则是保证光纤实用性的关键参数。针对上述特性,本论文利用有限元法和功率耦合理论对少模多芯光纤进行理论建模和计算,优化光纤结构,实现兼顾低串扰、大有效模场面积以及弯曲不敏感的少模多芯光纤设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功率耦合理论研究了少模多芯光纤的模式与串扰特性。研究表明,当相邻纤芯几何尺寸与折射率分布不同,即为异质结构时,不同纤芯中的同一模式组传播常数不同,能够有效抑制芯间串扰,且在相位失配区域芯间串扰与弯曲半径无关。(2)提出了一种异质环形纤芯3-LP模12芯光纤。光纤中纤芯呈方点阵型排布且相邻纤芯为异质环形结构,其几何参数和折射率分布不同,每个纤芯支持三个模式传输。由于异质纤芯的模式有效折射率差异较大,该光纤具有低串扰弯曲不敏感的性能优势。此外,环形纤芯的中心折射率凹陷可对模场进行调控,且能够增大有效模场面积和纤芯中模式有效折射率差,抑制模式串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光纤包层直径为213.8μm,相对纤芯复用因子为46.2,当芯间距为36μm时,相邻纤芯LP01,LP11,LP21模的串扰分别小于-86,-74,-48d B/100km,纤芯内模式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10-3,模式隔离度高。(3)为进一步提高少模多芯光纤的串扰抑制能力和空间信道数,提出了一种沟槽辅助型异质环形纤芯3-LP模24芯光纤,结合异质结构和沟槽辅助的方法进一步降低芯间串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光纤包层直径为218.97μm,相对纤芯复用因子为86.6,当芯间距为30μm时,相邻纤芯LP01,LP11,LP21模的串扰分别小于-80,-73,-60d B/100km。与无沟槽辅助的纤芯结构相比,在实现良好低串扰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更小的芯间距和更高的纤芯复用度。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大以及相关政策的发展,EPC项目越来越多,这种模式之下总承包方要承担相对较大的风险和责任,尤其是对于发展起步较晚的我国,EPC模式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相较于发展很成熟发达国家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EPC模式下的风险管理会变的日趋重要。采购工作对于工程管理而言,无论在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或是在进度控制方面,都体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研究将以G工程项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以“安全”和“高效”的两大特点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信号系统的主要制式。CBTC是安全苛求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需要在实验室经过高强度的周期性测试。对安全软件进行全面高效的系统测试,需要搭建CBTC仿真测试系统。CBTC仿真测试系统需要符合实时系统的软件架构,满足软件功能需求,实现各仿真模块的执行逻
在低风速下,大跨度桥梁容易发生涡激振动,其风振控制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崇启大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新的风振被动控制措施,即惯容类调谐质量阻尼器(TMDI),用于抑制大跨度钢箱梁桥面的涡激振动。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首先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崇启大桥单幅钢箱梁桥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结构动力特性,其中包括涡激振动计算所需的自振频率、振型及广义质量等计算参数。基于
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但也面临着信息过载问题。为了帮助用户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感兴趣的项目,个性化推荐系统应运而生。然而,大多数真实数据集中用户与推荐项目的交互相对稀少,导致模型无法获取足够信息以学习用户偏好,从而产生冷启动问题。为此,已有不少研究工作在推荐中引入辅助信息,比如项目属性特征、用户社交信息等,以缓解冷启动问题。这些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在物流与供应链的系统中,移动设备应用普遍。移动设备在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承担着物流大部分功能的实现,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正是因为移动设备的存在,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可进行正常的流通活动,所以移动设备也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必要条件之一;从整个物流与供应链系统来看,移动设备是在物的流通过程中发挥其存在价值。在移动设备中以具有不同物流功能的车辆的应用更为典型,例如运输车辆和装卸车辆。对于不同物流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速铁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高速铁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比较复杂以及电缆本身质量的影响,使得高铁电缆老化烧毁的事故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由于高铁电缆发生故障时大多都伴随有温度的上升,因此本文设计了一套高铁电缆温度监测系统,对高铁电缆温度进行在线监测和超温报警,降低高铁电缆事故发生的概率。首先对高铁电缆及接头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电
高铁轴承用钢应具有优良的质量及性能,电渣重熔作为一种二次精炼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轴承钢的凝固组织性能。在电渣重熔过程中,轴承钢的原始组织特征很可能会一直遗传到最终的产品上,从而造成高铁轴承的质量性能变化以及服役安全性问题。本文以高铁用GCr15轴承钢为研究对象,模拟了电渣重熔的凝固传热特点、熔池形状变化以及凝固组织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利用低倍组织观察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实现对斜拉索的振动控制是保证斜拉桥长期安全运营的关键。调谐惯质阻尼器因能在调谐频率附近提供较大的阻尼,并在高于调谐频率时也能提供一定阻尼效应,已成为减振控制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探究粘滞阻尼器(VD)与调谐惯质阻尼器(TID)对单根斜拉索及双索索网系统的减振问题。基于张紧弦理论,建立并求解了阻尼器—拉索系统的特征方程,实现参数优化并分析了参数对系统减振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拍摄设备的逐渐普及,图像已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在图像拍摄过程中,由于光照不足、雨雪雾等复杂的外界环境条件以及拍摄设备的影响,使得获取的图像质量往往不尽人意,由此为图像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极大挑战。例如,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的图像,通常存在可见度低、对比度低、色彩退化等问题,导致大量细节信息损失,因而影响了图像视觉效果的呈现以及后续视觉任务的性能,如目标检测等。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向外扩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从城市中心逐步向外延伸,传统站站停模式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乘客出行需求。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客流断面不均衡性特征,提升中长距离乘客出行效率,加速车底周转,节省车底数,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益,但同时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存在一定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快慢车运输组织模式进行深入探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快慢车概念、运输组织模式、开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