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cTagb-IL37载体构建及其在急性肝脏损伤模型中保护作用的初步评价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白细胞介素(IL)-37最初于2000年利用计算机序列分析得以鉴定的一种细胞因子,共包括5个剪切亚型(IL-37a-e),许多研究发现其剪切亚型IL-37b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配体与急性以及慢性炎症均息息相关,其在感染引起的非特异性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家族相比,IL-1家族细胞因子与固有炎症及免疫应答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IL-37的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与IL-18较相似,因此它是IL-1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即IL-1F7(IL-1 family7)。自发现以来的十几年中,关于IL-37的探究多数关注于其抗炎活性。IL-37可以抑制 IL-1α、IL-6、CCL-12、CSF-1、CSF-2、CXCL-13、IL-1β、IL23-α 和IL1R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IL-37还可抑制DC细胞活性从而影响适应性免疫;其与IL-18BP结合,随后结合于IL-18Rα,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8活性;IL-37也可与IL-18Rα结合,但亲和力远低于IL-18。IL-37的主要作用是为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提供一个负反馈调节机制来抑制过度炎症反应。许多慢性炎症以及自身免疫病中已发现IL-37表达的升高。例如,有数据证明分枝杆菌感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牛皮癣斑块、克罗恩病和红斑狼疮中IL-37水平均升高。此外,活跃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也发现高水平的 IL-37表达,推测IL-37在风湿性关节炎这一慢性炎症疾病中起保护作用。另外,增强IL-37在淋巴瘤细胞和浆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与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以及B细胞的活化在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淋巴瘤、结肠癌和炎性肠病中的作用有关。虽然从发现至今IL-37被大量研究,然而,IL-37在各种炎性疾病中确切的作用和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若要建立IL-37作为生物标志物或诊断工具则仍需要额外细致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IL-37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该载体用于防治急性肝损伤的可行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IL-37在肝脏炎症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获得IL37b全长基因,将其插入pSecTagb真核表达载体中,通过基因序列测定,成功构建pSecTagb-IL-37表达载体。体外转染RAW 264.7细胞系,再用LPS刺激,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体内实验方面,给予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SecTagb-IL37质粒及pSecTagb空载体质粒,对比两者在LPS、poly I:C、Con 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差异。实验结果:1.成功构建pSecTagb-IL37表达载体。RT-PCR技术获得的IL-37b全长基因插入pSecTagb真核表达载体后转染CHO细胞,可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37蛋白,说明构建成功。2.RAW 264.7细胞转染pSecTagb-IL37载体后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细胞因子表达升高,如 IFN-γ、IL-1β、IL-6、TNF-α 和 IL-17a 等。3.尾静脉高压注射pSecTagb-IL37质粒小鼠与注射pSecTagb空载体小鼠对比,可减轻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和肝研磨上清液中TNF-α均表达下调;单位体重肝重和肝单个核细胞数均较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巨噬细胞活化均降低,且肝脏和脾脏巨噬细胞IFN-γ表达减低。4.尾静脉高压注射pSecTagb-IL37质粒小鼠与注射pSecTagb空载体小鼠对比,可减轻poly I:C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8表达下调;单位体重肝单个核细胞数较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NK细胞活化均降低,且肝脏和脾脏巨噬细胞TNF-α表达降低。5.尾静脉高压注射pSecTagb-IL37质粒小鼠与注射pSecTagb空载体小鼠对比,可减轻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和肝研磨上清液中IFN-γ均表达下调;单位体重肝单个核细胞数较低;肝脏NKT细胞TNF-α表达降低,脾脏NKT细胞比例和活化较低。结论及意义:本研究成功构建了IL37表达载体,并验证了其在LPS、poly I:C、Con A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今后进行IL-37在肝脏炎症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DJC)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清心房钠尿肽(ANP)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的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缓激肽β2受体(B2R)、Angptl2的影响;探讨糖尿
潜叶蝇Agromyzid leafminers是世界上危害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一类重要小型害虫,我国是蔬菜潜叶蝇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外来斑潜蝇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 B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器乐)、戏剧(剧本)、文学(诗歌)、舞蹈、舞美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声乐艺术中最具艺术魅力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歌剧表演训练是全方位的
本研究以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异质性”、“杂糅”概念及“第三空间”理论为框架,选取美国汉学家梅维恒(Victor Mair)《茶的世界史》中收录的《陆文学自传》英译本为个案,以定性的研究方法,从词汇、修辞、篇章三个层面对梅维恒英译本中的文化异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结合第三空间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异质性的考量以及杂糅性翻译策略的选取,旨在探究西方汉学
目的结合血清学指标、常规超声诊断、瞬时弹性成像(TE)、线阵探头实时组织弹性成像(L-RTE)及肝组织活检病理分类,探讨新型凸振探头实时组织弹性成像(C-RTE)与剪切波测量(SWM)
新型模板应用技术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模板使用材料的角度来看,模板技术的发展正从传统的单一木模或钢模向多种材料复合方向过渡。基于织物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
本研究对海南几种重要的棕榈科植物上的木腐菌进行了报道,并对重要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测定,对疑似病原的木腐菌进行了致病性初步研究。通过对海南省海口市、东方
质谱利用离子的质荷比,可以分析大量的物质分析,包括它们的结构、成分,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同位素的检测应用于刑侦和考古,生物分子的结构鉴定用于医学和农学,未知化合
实验医学是推动临床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最先进的实验医学技术,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临床应用,并成为实验医学(体外诊断)领域的先进技术的代表。分子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分子杂交、分子构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因测序四大技术,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完善、进步和规范,已经广泛用于疾病的防、筛、诊、治等大健康管理,包括临床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遗
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分别是电解水中的两个半反应,制备高活性的且价格低廉的HER和OER催化剂是制氢工业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将过渡金属材料与二维材料相结合,成功制备了两种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席夫碱反应,对苯二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在石墨烯表面原位聚合制备了席夫碱共价有机骨架修饰的石墨烯基底(SNW/G),然后通过高温磷化的方法在表面负载磷化钌纳米颗粒(Ru P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