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山南红玛瑙是产自云南省保山地区的一种红色石英质玉石,其颜色较其他种类红色玛瑙更为浓郁,呈现特殊的胶质感。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显微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红外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测试分析手段,对保山南红玛瑙的宝石学特征、结构、成分和包裹体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颜色成因。保山南红玛瑙的常规宝石学特征与其他石英质玉石相似,放大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密集分布的红色调点状包裹体。其围岩杏仁构造发育。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保山南红玛瑙为隐晶质集合体,部分样品的中心可见晶质石英;常见集合体结构为细粒状、短纤维状、长纤维状和放射状。粒状-短纤维状-长纤维状结构的组合可以规律性重复,形成条带。围岩为间隐结构,可见到大量被交代蚀变的斑晶保留假象。南红玛瑙的外围常见绿泥石和碳酸盐矿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除中心和条带间生长晶质石英外,其他部位均为微米级的球粒聚集而成。保山南红玛瑙阴极发光呈惰性,其中包裹体可见微弱红色发光。保山南红玛瑙的红外光谱与Si-O键相关的吸收分裂表现比较明显,说明其内部结构质点排列程度相对较高。在3600~2800cm-1范围内出现的吸收峰说明保山南红玛瑙中含有水。经过电子探针分析其主要矿物为Si O2,微量元素众多但无明显分布规律。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为较纯净的Si O2,未见到含Fe矿物和斜硅石的衍射峰;围岩的矿物组成为石英、斜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和赤铁矿;计算得到保山南红玛瑙的结晶度指数范围为5~6。利用显微激光拉曼分析,只在个别区域发现了微弱的斜硅石特征峰。保山南红玛瑙中大量分布的红色调点状包裹体是其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点状包裹体是由更多微小的矿物颗粒聚集而成;有些包裹体可以具有近球形的外观,结合越紧密的包裹体整体颜色越深。保山南红玛瑙的宏观颜色与内部点状包裹体的分布密度成正比。经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红色点状包裹体的矿物成分是赤铁矿、针铁矿和纤铁矿。推测可能是由早期形成的Fe的胶体经氧化形成羟基氧化铁,再经过热相变形成赤铁矿。保山南红玛瑙的吸收光谱550nm~300nm的区间存在宽泛的吸收,宏观红色越深吸收强度越大,推测保山南红玛瑙的绿-紫区的宽泛吸收主要与Fe3+有关。但因其含有诸如Mn、Cr、Cu等其他众多致色元素,吸收峰的归属还有待详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