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稀土(La3+,Nd3+,Eu3+,Gd3+)纳米成像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基础科学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发性能优越的成像材料,能够提高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得到更加精细的影像图,进而从中获取更多的生物学信息。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光化学稳定性差、吸收和发射带较宽、光漂白和光解严重、光解产物往往对生物体有杀伤作用,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近年来广泛研究的半导体荧光纳米晶由于化学稳定性较差,生物毒性难以避免,其应用仍然受到一些限制。相比而言,稀土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磁等物理性能,并且生物毒性小,因而在生物成像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形貌、尺寸的紫外-可见和近红外-近红外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对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及荧光性能等进行分析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通过采用水溶性聚合物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得到表面连接功能基团的水溶性纳米粒子,实现了掺Nd3+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发光。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概述稀土纳米成像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热点和应用进展,并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采用水热-煅烧的方法制备了Gd2O3: Eu3+纳米棒,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和煅烧时间等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三章,采用掺杂控制辅助的水热法制备了一些列未掺杂和Nd3+掺杂LaxGd1-xF3(x=0~1)纳米晶,并研究了La/Gd比例对纳米材料结构、性能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向GdF3中掺入较高浓度的La3+离子(30mol%),正交晶系的GdF3完全转变为六方晶系La0.3Gd0.7F3固溶体。并且,随着La3+离子掺杂量增加,产物的形貌逐渐由微米级不规则棒状转变为接近单分散的纳米球,LaxGd1-xF3: Nd3+纳米晶的近红外-近红外荧光强度和寿命也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x=0.2时,产物具有最强的荧光强度的最长的荧光寿命。第四章,在水热法制备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基础上,引入聚乙烯亚胺作为修饰剂,一步制备出水溶性单分散PEI-La0.3Gd0.7F3: Nd3+纳米粒子,并对其结构、形貌以及分散液的光学性能等进行研究;进一步改变基质材料的种类,分别得到相应的水溶性稀土纳米晶,证明这种方法在水溶性稀土氟化物的制备方面具有普适性。第五章,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子器件朝着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不过原理性的物理限制和技术上的工艺限制,使传统的以硅、锗为基础的微电子器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稀磁半导体材料兼具传统半导体的传输性能和磁性材料的自旋调控特性,在未来的芯片和信息存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作为最早被预测的可以实现室温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它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反之,SOFC的可逆装置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可以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提供的电能和热能,将水蒸气电解为氢气和氧气。SOFC和SOEC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GdBaCo_2O_(5+δ)(GBCO)是一种性能较高的氧电极材料,在SOFC中可作为阴极使用。许多电极
随着磁约束高温等离子体聚变实验参数的不断提高,托卡马克装置上以氘(D)为主离子的放电中聚变中子产额也随之增大。通过对中子辐射强度、能谱、空间分布的测量,结合其它诊断可
本论文介绍了在旋转长椭球坐标系下求解单电子双原子分子与强激光场相互作用的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相关工作,并给出了该体系的连续态和散射态的求解方法。通过将实时传播得到的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化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衰退、认知障碍、人格失常等。AD的发病机制尚未获得一致的解释,然而普遍认为,β淀粉样蛋
磁化等离子体中的高频波物理在磁约束聚变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价值。本文利用解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磁化等离子体中高频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
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功能薄膜。它在平板显示技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等问题引发了全球对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广泛研
钒氧化物具有独特的开放式结构和热致相变特性,在催化、气敏、智能窗及锂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尺度钒氧化物可进一步优化其相关性能,引起了众多科学家广泛的兴趣
光致电离和高次谐波生成是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中基本而重要的非线性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光电子能谱和高次谐波谱特征反映了原子、分子的结构信息。因此,对光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