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川黔两省交界地带,行政区划分属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以及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合江县、纳溪区、古蔺县等市县管辖,东至习水县,南入古蔺县,西以叙永县大石镇为界,北达合江县五通镇。图幅面积约4600Km~2。其重点研究区位于赤水地区西部,旺太冲断层以南。 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成果: 1.本区茅口组为一套浅缓坡相沉积,其储集性主要受古风化壳、构造和深部溶蚀作用的控制。 2.本区重点层系地层的沉积相(T1c—T2r)受到本区区域大地构造和区域地质发展史的严格控制,即印支期开始发育的泸州古隆起严格的控制了本区重点层系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分布。 3.泸州古隆起对成岩作用也具明显的控制作用,在水体相对较浅的古隆起上处于大气淡水成岩相、蒸发成岩相内,主要发育蒸发泵白云化作用、混合白云化、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 4.根据沉积相展布和区域沉积特征推测,龙爪构造地区雷一1层段储层厚度应大于宝元构造地区,其最重要的储集岩类型可能是由渗透回流白云化作用所形成的粉—细晶云岩。嘉五1层段储层总体上也是向南厚度增大。嘉一段储层主要由海退型滩组成,在宝元最为发育,龙爪构造也应有一定的规模。 5.晚三叠纪须家河组一、三、五段主要是一套以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体的泥质岩地层,厚度薄,横向不稳定,煤层不发育,有机质含量低,生油气条件远远不及以湖沼相为主体的川中、川西地区。 6.须家河组二、四、六段岩石类型视不同层位分别以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或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很少见有单一的石英砂岩,长石砂岩或岩屑砂岩存在。 7.侏罗纪地层主要为一套干燥—半干燥条件下的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以及部分河流相沉积。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较低,生气条件较差。岩层中无大套砂岩,也无含煤系地层沉积;频繁的砂泥质相间和韵律变化很难将砂岩、泥岩严格分开;钙质胶结程度远比须家河组高,在岩层中见有灰岩透镜体;粘土杂基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自生石英及石英次生加大现象在砂岩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