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能带结构和吸收光谱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4年单层石墨(石墨烯,Graphene)被成功制备以来,石墨烯以其独特的力学性质、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墨烯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并且由其制备出的纳米尺寸的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s,GNRs),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纳米带作为一种准一维碳纳米材料,几何结构是决定电子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石墨烯纳米带几何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边界结构不同,石墨烯纳米带主要分为边界呈锯齿状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ZGNRs)和边界呈扶手椅状的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AGNRs)。   本文运用紧束缚理论,计算了七种不同边界结构、不同尺寸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能带色散关系和费米面附近价带上电子的分布情况,讨论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和尺寸对其电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发现两边界都无悬挂原子的NN—ZGNRs、只有一边界有悬挂原子的DN-ZGNRs、两边界都有五边形环的SPP-ZGNRs和ASPP—ZGNRs为金属性。两边界都有悬挂原子的DD-ZGNRs、一边界为五边形环另一边界无悬挂原子的PN-ZGNRs和一边界为五边形环另一边界有悬挂原子的PD-ZGNRs都为半导体性,但是随纳米带宽度的增加,DD-ZGNRs和PD—ZGNRs的带隙很快减小至零,而PN—ZGNRs的带隙随宽度呈指数衰减至一个有限值0.154eV。不同边界结构对费米面附近价带上电子分布产生的影响不同,在石墨烯边界原子上电子几率都相对较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光学性质,利用梯度近似的方法计算出不同边界结构的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的吸收光谱,讨论光谱中主要的电子跃迁和跃迁前后电子分布的变化情况,发现光谱与速度矩阵元和JDOS都有关。
其他文献
以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为代表,层状化合物是探索新型超导材料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人们又发现了具有相同超导层BiS2层的层状超导体系,即铋硫基超导体。同样具有层状结构的Bi2Se3
260-21-2014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高灵溪,王翠萍(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图书馆学研究,2014(5):77-82社会化媒体就是通过互
GaN是一种性能优良的Ⅲ-Ⅴ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其研究和应用备受瞩目。基于GaN体系掺杂磁性杂质形成的稀磁半导体(DMS)由于其具有高于室温
利用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能够实现频率上转换,产生具有应用价值的相干光,进一步扩展相干光谱范围。现有文献的实验报道大多数是利用气体拉曼介质,所获得的相干反斯托克斯光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