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成双射流的机翼分离流控制及结冰控制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o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行中飞机机翼的结冰,不仅会破坏机翼的气动性能,引起机翼流动分离,还会影响飞机整体的操控性,同时碎冰脱落还可能对飞机的油箱、发动机等重要部位的安全存在威胁。尤其由于无人机等中小型飞机有效载荷小,抗冰能力差,机翼结冰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开展机翼分离流控制及防/除冰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合成双射流激励器能效高、质量轻、占用空间小的特点,以及其对机翼流动分离控制的优良特性,开展合成双射流机翼和结冰机翼的流动分离控制,以及合成双射流防/除冰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实验设计加工了横向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研究了其流场特性,并且在风洞中对合成双射流激励器控制机翼流动分离进行了PIV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合成双射流的引入,可以有效控制机翼流动分离,推迟分离攻角。与合成射流激励器相比,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控制范围更广,控制机翼大攻角流动分离的能力明显增强,控制机翼流动的失速攻角更大。(2)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位置对控制分离的影响非常明显。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任一出口位于分离点之前较近位置时,都能有效控制机翼大攻角分离,且出口位置越靠近分离点,控制效果越明显。(3)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对机翼分离流动的控制能力与射流的能量水平相关,即便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出口位于机翼流动分离点之前,若距离分离点较远且射流能量较低时,则不能有效控制机翼流动分离。(2)分析比较并选择了适当的数值模拟湍流模型,并对结冰机翼的流场特性及激励器控制结冰机翼流动分离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1)不同冰形均破坏了机翼的流线型,对机翼的气动力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霜冰对机翼气动力特性影响最小;明冰对机翼的气动力特性影响最大;混合冰介于两者之间。(2)在小攻角情况下,合成双射流激励器能有效改善结冰机翼的不良气动特性;在大攻角情况下,由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两个出口位于分离点之后,其不能有效消除大的分离涡,但可以使得分离涡推迟,分离涡厚度增加,分离涡最厚点推后,对大攻角下结冰机翼的气动特性略有改善。(3)设计了合成热射流激励器,并提出了合成热射流激励器防除冰技术。进行了合成双射流和合成热射流防除冰基础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合成双射流防冰效果不明显,但能有效防霜,凝固水滴不会像无激励器作用时在表面生成针叶状的霜,而是在水滴表面均匀的形成一层白色的颗粒状霜。并且使水滴的高度降低,锥形尖端变得平坦,水滴与冷板平面的接触面积增加。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除冰效果不明显,但除霜效果明显。在水滴完全结冰结霜后开启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针叶状霜的“针尖”迅速消失,霜的厚度迅速减小,表面变为一层均匀的柱状冰晶。随后,凝固水滴上的冰晶及锥形冰尖逐渐融化,凝固水滴的高度逐渐降低,锥形尖端逐渐变得平坦,融化的液态水在沿凝固水滴向下流动时遇冷再冻结,在下游结为更加质密的小颗粒状白霜,凝固水滴与冷板平面的接触面积增大。(2)合成热射流激励器的除冰除霜作用十分明显,在合成热射流作用下,凝固水滴表面的霜从顶端向下逐渐消失,同时凝固水滴变矮,锥形顶端变得平坦,水滴与冷板平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最后凝固水滴恢复透明,完全融化。此外,合成热射流激励器能够有效的除霜除冰,在水滴完全结冰结霜后开启合成热射流激励器,针叶状霜的“针尖”迅速消失,霜的厚度迅速减小,变成一层紧贴凝固水滴的白霜,同时凝固水滴锥形尖端变得平坦。随后,白霜从凝固水滴的顶端向下逐渐褪去,变为不透明的冰滴。由于合成热射流的加热作用,凝固水滴的表面顶端融化,融化的水向下运动并凝结为霜。在热气的作用下霜继续融化褪去。最终整个凝固水滴被完全融化,变得透明。
其他文献
在新世纪能源发展道路上,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双馈电机由于其变速恒频的优良特性及高效低成本的节能特点,在风力发电和抽水蓄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对双馈电机运用于风力发电领域的研究较多,在于风速随机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大风能捕获,高效率利用风能;同时降低系统配置的变频器容量,减小成本,实现机电系统的柔性连接。本文立足于理论和实践,对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
在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电力系统商业化运营对电力公司的运行和调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准确、及时抄录用户的用电量和线路的参数,计算线损,做好线路的优化,还需要了解每天的用电曲线,做好负荷预测,为电厂或者电站进行有效的反馈,使其能更有效地制定发电计划,这样就需要具备实时性高、准确性好的远程自动抄表技术。随着硬件技术尤其是芯片技术的发展,过去那种以单片机为核心、功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条件下采用成像制导时,飞行器与来流作用引起的气动光学效应是制约成像末制导精度的首要因素,气动光学效应的核心影响又表现为对目标光传输的影响,受到影响
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在诸多工程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是复杂、极端的工作环境,越能体现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异特性,所以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常见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运输
特征选择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类评估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开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取算法的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提出的各种特征选择算法,针对电力系统动态数据本身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完成了暂态稳定评估最小特征组合的寻优。论文阐述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阐述和分析了数据挖掘的特征选择方法的基本原
本文主要对机动飞行下单盘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响应和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机动飞行产生的附加离心力和附加陀螺力矩对裂纹转子系统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对于机
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具耗费低,施工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国内外目前主流地基处理的技术之一。水泥土搅拌桩作为一种隐蔽工程,其成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