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网站“被精神病”事件报道研究——以人民网、健康报网、法制网、南方网为例(2010年4月1日--2011年8月31日)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不断攀升,新闻网站在我国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本论文以“我国新闻网站‘被精神病’事件报道研究”为研究课题,选择人民网、健康报网、法制网、南方网的相关报道,运用内容分析、对比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探讨新闻网站是如何呈现与建构“被精神病”相关议题的,指出新闻网站报道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应对之策。“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我国新闻网站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论文的主题有些敏感,主要涉及“被精神病”事件。简言之,“被精神病”事件就是一种将“不该被收治的健康公民、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进行强制精神病治疗”的事件。与其他事件相比,“被精神病”事件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它与中国的精神卫生立法进程有很大的关联性。纵览中国的精神卫生立法进程,前后共历时28年。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工作从1985年就开始着手;直到2013年5月1日,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才正式颁布实施。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之前的“被精神病”事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基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明显偏少与不足。本文主要从新闻业务角度对“被精神病”事件进行研究。论文着重探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探讨我国新闻网站“舆论监督与司法的博弈”问题;   2.探讨“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国内新闻网站该如何应对”问题;   3.探讨我国新闻网站“社会功能的失调与公众的恐慌”问题;   4.探讨我国新闻网站在“舆情监测、舆论引导”中的价值与作用。   针对我国新闻网站“被精神病”报道的缺陷与问题,本研究给出的对策是:“加强自律与监管,共促新闻网站健康发展”、“打造原创新闻,彰显新闻网站的个性”、“发挥新闻网站的社会协调和教育功能”以及“加强新闻网站‘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建设”。
其他文献
TVB职业剧成功塑造了一批典型的职业形象,这些职业形象对内地大学生观众的职业选择与价值观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TVB职业剧中四类典型的职业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
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道德高尚的先进人物和精神楷模为表现对象的英模人物传记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且在艺术形式上融入中国传统的美学
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迅速,网络购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频频出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上当受骗,信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视,信任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