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指人专名隐喻的语义和功能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隐喻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开始,它就慢慢成为人们思维的一种方式。人们也开始用隐喻的方式来认识我们的世界。人们对隐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一段跨越性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把隐喻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修辞手法,而是把隐喻归结到人类的认知活动中,认为它是与人类的认知相互联系的。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即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通常是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表达人们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借此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与沟通。但是这种映射关系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以概念间的相似性作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使具体概念的某些特征在抽象概念中得以明确体现,从而完成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只有在不同事物间建立这种相似性的关系,才能使我们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特征,扩大我们的词汇量。基于对指人专名词语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词语已经慢慢丧失了专有的语用意义,而是更多的被赋予实际的语用含义。这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中就应格外引起注意。本文在大量的语言事实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总结,以期对人们的日常应用及留学生的学习运用起到指导性作用。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研究材料和方法。论文主要对专有名词中指人名词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北大语料库、汉语词典、对外汉语教材、人民日报等多种材料入手进行例证分析。从而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起到指示作用。第二部分:指人专名词语的界定。这部分主要介绍本文进行研究设计的相关语言学分析方法,对指人专名词语进行界定,从而确定其在语言和言语中的地位,进一步引出指人专名隐喻的理论体系。第三部分:指人专名隐喻的语义和功能分析。首先确定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观点并进行语义分析,对隐喻理论有个整体宏观的把握;其次进行指人专名隐喻的功能分析,指出其功能特点及语用价值;最后指出这一社会化过程——专名词语的意义泛化。第四部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指人专名词语隐喻意义的考察和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留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专有名词问题,找出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教学有所帮助。本文对指人专名隐喻理论的深入探讨研究,更能在现实的交际应用中起到指示作用。第五部分:结论。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
其他文献
近年来,胡适研究成为许多国内学者关注的课题。胡适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因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而享有盛誉。五四时期,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在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的
傈僳竹书是云南省维西县的一位叫汪忍波的傈僳族人在20世纪20年代独自创制的。这种文字的载体是竹片,傈僳语叫“吗当同鹅”(ma44 da33 tho31γω31),即“竹编文字”,现在语言
趟岐《孟子章句》是东汉畴期一部重要的注释作品,其注释内容丰富、注释态度严谨。注释作品在疏通语言的同畴,也反映出注释家所处峙代的语言状沉。赵注中的不少词汇现象都典型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基本的认知方式。它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也存在于任何科学领域当中。经济语篇中就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前人的研
本课题是以《汉语大词典》收录的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S字条相关词语研究为基础,对《汉语大词典》收录的相关词语情况进行全面测查,力求发现《汉语大词典》在处理这些
介绍了在湿H2S环境中金属材料的腐蚀试验标准、方法和手段并重点强调了在H2S试验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最后,指出了应加强H2S腐蚀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研究的研究方
本文以我国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分析特殊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对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近年我国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创新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其理论基础、战略依据、国家实力、利益抉择等方面的
<正>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解剖部位的关系,早期卵巢癌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而待症状明显就诊时大多已属晚期,常已发生转移,因此复发率和病死率
《盐铁论》是西汉中期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两次“盐铁会议”的记录而撰写的一部对话体的政论性著作。其口语化程度较高,反义词丰富,是一部具有语言研究价值的语料文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