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铁论》是西汉中期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两次“盐铁会议”的记录而撰写的一部对话体的政论性著作。其口语化程度较高,反义词丰富,是一部具有语言研究价值的语料文献。本文以《盐铁论》中的反义动词为研究对象,把现代语义学理论与传统训诂学相结合来判定动词之间的反义关系,统计出《盐铁论》中反义动词共107组。在此基础上,对反义动词的类型和语义对应关系进行共时静态描写和分析。接着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对《盐铁论》中部分反义动词在上至《诗经》下至《史记》中出现的频率及语义场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描写,了解个例中具体反义动词的发展历程。进而探讨并总结《盐铁论》反义动词的特征。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有关《盐铁论》文本及古汉语反义词的研究现状。参考各家之说确立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判定方法,统计出《盐铁论》专书中的反义动词数量。第二部分是本论部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研究:首先,对《盐铁论》中的反义动词的基本面貌作共时静态描写。先概括说明专书中反义动词的出现语境,有对文、连文、散用三种形式。其次,从语义对应关系的角度对《盐铁论》中的反义动词进行分类,共有双边单项对立、多边单项对立、双边多项对立和多边多项对立四种形式。历时比较部分选取《盐铁论》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反义动词与上至《诗经》下至《史记》等文献中的用法作历时的比较。历时比较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盐铁论》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的反义动词;二是变化较大的反义动词。通过历时比较,了解个例中具体反义动词的发展历程,总结概括出《盐铁论》中反义动词的主要特征,比如反义动词非常丰富,其中单音节反义动词占绝对优势;语义对应关系复杂;反义动词的形成与同义词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等。第三部分是结语部分。通过对全文内容的回顾,深化对《盐铁论》反义动词特征的认识,同时指出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