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界海相原油多样性地球化学成因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gar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烃源类型以及成熟度并不是决定原油地球化学性质的唯一因素,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各种地球化学营力对原油性质的改造同样重要,事实上有时它甚至可以完全掩盖母源所带来的影响。塔中地区位于中国西北的塔里木盆地中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地区之一,并由于其复杂多样的油气成藏演化过程,而成为开展原油多样性成因机制研究的优良实验场。本论文注重原油主量组分成因演化特征的研究,对原油进行全油色谱定量、全油碳同位素等分析,并且针对重质油发展了利用沥青质结构吸附/包裹特征讨论其成因演化特征的新技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油次生表观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典型油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解剖。上述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有:   1.利用正构烷烃定量数据及其分布型式对原油多样性成因进行判识,认为气侵分馏作用是塔中地区凝析油形成的主要成因。结合油藏PVT分析数据,认为气侵作用、混合作用以及蒸发分馏作用的并发是导致原油富蜡的原因。对气侵分馏作用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平面上从北至南,垂向上由深到浅气侵作用逐渐减弱。塔中地区发育的大量断裂体系是控制气侵作用强弱的主要因素,气侵分馏作用与该区原油类型多样性有着密切关系。   2.利用H2O2/CH3COOH轻度氧化降解方法释放出的沥青质包裹组分是具有原生性的烃类组分,其生物标志物特征反映出演化滞后于外界游离态组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原油的成因演化信息。利用沥青质吸附/包裹组分特征对塔中地区稠油的成因演化过程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塔中地区除了水洗、生物降解、后期充注改造型稠油外,还存在储层分异、蒸发分馏型稠油。   3.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将塔中地区各类原油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I类原油:为未遭受任何次生营力作用影响的正常原油;II类原油:为遭受次生营力作用的黑油,包括II1类单一遭受气侵作用的黑油和II2类遭受多种次生营力作用影响的黑油;III类原油:为气侵型凝析油;IV类原油:为与凝析油伴生的蜡质油;V类原油:为次生蚀变作用产生的稠油,包括V1类的水洗、生物降解、后期充注改造型稠油和V2类的储层分异、蒸发分馏型稠油。通过对塔中地区典型油藏(Tz4油藏)成藏过程的剖析,可知塔中地区油藏整体上大致经历了以下成藏过程:晚加里东期的早期成藏-早海西期破坏调整-晚海西期又聚集成藏-二叠系沉积后的轻微调整-喜山期大规模气侵改造。
其他文献
景德镇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赣北地区发现的一个远景规模超大型矿,相对于找矿工作上的重大突破,对该矿床的理论研究稍显滞后,控矿条件综合研究较少。朱溪钨铜多金属矿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迎来甲子华诞之际,我作为一名曾经的“外来户”,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往事历历在目……rn1987年初,春寒料峭之时.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周冰带着时任常务副院长的李
对于学前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对于学前音乐教育类专业的学生而言,集体课这种以小组学习的授课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真正的做到师生互动、教学互长。合
研究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领航跟随一致性问题.假设每个多智能体系统只能得到其邻域的输出测量信息,在此条件下,讨论多智能体在有向固定网络拓扑和无向切换网络拓扑两种情况下
在华南地区(含海南岛),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的时限和性质是仍存激烈争论的重大问题。其中,位于仰冲板块之上的海南岛对海西—印支期造山事件的岩浆记录最为齐全,因而是研究上述
氮循环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循环,对它的研究能够为水环境评价以及解决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中的氮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水体中的有机质分为颗粒态有机质(POM)和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区别于传统静态展示如今动态展示已经发展成主流呈现方式之一,文章主要通过景别、视角、构图来分析摄影在数字媒体动态展示中的应用,从中反映摄影技术对数字媒体动态展示的推
西昆仑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根据区域构造分区,把西昆仑分为北昆仑地体、南昆仑地体和甜水海地体。布伦阔勒群位于西昆仑甜水海地体,其中发育塔阿西铁矿、叶里克铁矿、老并铁矿、
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在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特别是其表现形式、表现内容等方面对艺术设计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因此,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中融入云南民族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