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提升浙江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制造业生产力布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面临加快制造业发展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己成为全面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对于浙江这样的制造业大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尤为重大。 现有的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多数是以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为研究的重点,而产业信息化水平测度较少,产业信息化与竞争力的量化关系等理论研究更是鲜见。这对指导浙江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显然是不利的。基于这个原因,本文注重对产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信息化水平对相应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将其量化,对以信息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和竞争力的一般理论,讨论制造业信息化与其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而分析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已有理论成果,在产业层面构建区域性产业信息化和竞争力测度模型,并对浙江省各制造行业进行具体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业信息化及其竞争力的关系做出定量研究。继而提出浙江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信息化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和机制等。 从分析浙江“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信息化”这两大信息化主要因素的现有状况出发,在对制造业信息化和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与制造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信息化是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加速了产业升级,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措施。但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都不是绝对概念,而是相对概念,浙江各制造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行业的相对竞争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有重点的进行,要注重关键技术和共用技术的培育,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企业、产业、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协作,才能成为推动制造产业成长,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效益,促进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最佳手段。
其他文献
本文将企业生命周期引入并购绩效的研究当中,试图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期望能够找出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哪些阶段适合并购,哪些阶段不适合并购;在适合并购的
关税保护是WTO中唯一合法的保护方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关税减让原则又是WTO协定自始倡导的核心原则之一。如何在外部约束关税条件下优化关税结构,保护国内产业从而实现国家经
【摘要】《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教学是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在行动导向法的引领下,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通过行动学习、为了行动学习,而教师在行动中教学、通过行动教学、为了行动教学。结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特点,行动导向法有一套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如模拟仿真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而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实施行动导向法的正确路径,为《自动化生产线安装
中国福利彩票由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负责发行和销售,是国家为筹集社会福利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所发行的一种有奖凭证。安徽省福利彩票事业经过20年的
【摘要】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从传统出发,画面精细绝美,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副美妙的山水图、渔村闹市图、水磨长桥图等,在貌似为静止状态的风景中穿插着划船,游玩的动态景象,所以促进了动态和静态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栩栩如生的景象。特别是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将飞鸟展翅飞翔的画面生动的表现出来。《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装饰审美也被演绎的十分完美妥当,在绘画过程中应用的非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