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升不大,并使学生由此对英语写作产生了有偏差的认识和消极的情绪。在学习理论中,频次是一个核心问题(桂诗春,2000)。英国心理学教授Ellis认为“频次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为语言规则来源于学习者终生对于语言输入分布特点的分析”(Ellis,2002:144)。英国语言学家Leech(2011)指出,凡是有关学习者语言输入、学习者语言使用和学习者评估的研究都应当以频次信息为指导。随着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对于频次作用的研究也成为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往研究就频次作用和二语写作的关系进行的探讨忽略了频次作用在新的写作任务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影响。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频次作用的写作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效应的影响,试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了解基于频次作用的写作模式对高中生英文写作的影响情况,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基于频次作用的写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该模式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影响,并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研究着重讨论在频次作用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方对学生作文的重复写作和自我修改的影响。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基于频次效应理论的写作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自我修改产生了什么影响?(2)在新的写作任务中频次效应对内容、结构、语法、词汇等细节发挥了什么作用?(3)学生对这种基于频次效应理论的写作模式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本研究以某高中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共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控制班24人,实验班24人。在实验班采用基于频率作用的写作教学模式,控制班采用传统写作方法进行教学。两个班级统一使用《新课标》规定的英语练习册。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前后测试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基于频次效应理论的写作模式可以提高高中生写作质量。在频次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做了内容、结构、语法、词汇等多方面的修改,而且作文质量也显著进步,进而验证了基于频次效应理论的写作模式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们对于英语写作的排斥性大大降低、写作热情增加。基于频次作用的写作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总之,基于频次作用的写作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好地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由于研究条件不足,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尽管如此,本研究对频次效应理论和未来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