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图书馆发展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时代。随着馆藏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文献传递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业务之一,成为图书馆补充馆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随着我国各类型文献传递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各大文献保障体系的成立,文献传递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申请方式更加方便,可获取全文的途径日趋广泛,系统响应时间大大缩短,读者支付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已开展多年,极大的解决了医学书刊价格昂贵和读者需求强烈之间的矛盾。系统的研究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及模式、存在问题和障碍,探讨进一步开展我国医学文献传递服务的措施和对策,能够为改进医学文献传递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推动我国医学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和创新。本研究以我馆文献传递服务模式入手,由浅入深,研究我国医学文献传递服务模式现状及其优化策略。论文分为4部分,内容如下:1.文献传递服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外文献传递服务发展较早,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我国文献传递服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21世纪初达到顶峰。大部分文章主要切入点为文献传递在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关于医学文献传递服务的研究较少。2.文献传递服务概念和发展:文献传递服务是应使用者对特定已确知的出版或未出版文献的需求,由图书馆或商业服务单位等资料供应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代用品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与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文献提供包含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早期的文献传递服务始于19世纪,主要有大英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加拿大科学技术资料中心、德国Subito系统、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等。我国建立了若干个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以图书馆联盟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全国性的图书馆联盟,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代表;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上海图书馆为中心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等为代表。3.我国医学高校文献传递服务现状:我国医药文献资源面临总量不足、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文献传递服务平台建设,比较了CALIS全国医学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五大文献保障体系的服务特色,调查研究我国7所医学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4.我国医学高校文献传递服务优化策略:对我国医学文献传递的资源优化配置、发展个性化文献传递服务、加强文献传递协作化和建立文献传递协作联盟、构建文献传递服务评价模型以及规范服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