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这使得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本文从债务上限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通过比较地方政府的实际债务和债务上限之间的相对大小,从而比较直观地展现了债务的偿付风险。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债务上限模型的理论基础—债务可持续性理论出发建立了基于QAR的地方政府债务上限模型,并从经济规模和债务数据的可得性等角度选取了北京和重庆两个地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尽管政府债务的整体风险依然可控,但对于不同地区却有很大差异,这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 针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提出应当分别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城投债市场的参与者等提出风险的预防和解决办法,综合运用制度、法律和市场等多方面的约束,从源头控制发债动机,从事前和事中监督和管理债务资金,最后,建议市场上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也可以发挥“用脚投票”的权利合理引导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