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理解发生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主体对教学以及教学相关事象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理解他人、他物及其与自身关系,同时也理解着自我,并达到对现实自我的超越。对教学理解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的哲学研究,从理论上对教学理解的本体层面进行剖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教学理解,进而有可能为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以有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知心理学、教学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教学理解展开教学哲学层面上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引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教学对理解的诉求,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这部分是本研究的起点与铺垫,为以后的研究做好准备;第一章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作为本研究理论基础的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和方向上的引导,主要涉及的理论是哲学上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教学哲学理论等;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根据已有理解的概念内涵,对本文理解内涵进行界定,然后根据教学与理解的关系提出教学理解的概念;第三章以本体论的视角,研究教学理解的发生过程、要素、结构及其功能;第四章依据教学理解的发生过程及其理解对象的属性对其类型进行划分,对每一种理解类型进行细节上的研究;第五章研究教学理解的特征,教学理解具有主体能动性、螺旋上升性、动态生成性以及多样建构性的特点;第六章对教学理解影响因素从内到外进行研究,主要存在心理因素、人际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七章在上述关于教学理解问题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观照教学实践,对现实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作简要分析。结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概要总结,并反思研究中的不足,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