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胎/胚的辐射生理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种子为材料,把拟南芥种子在4℃的无菌水中浸泡3天,无菌环境下用细镊子得以轻松分离无损伤拟南芥胚胎/胚,并使发芽达到同步化。建立了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胚无损伤剥离方法。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种胚很小,其胚具有细胞、根、叶等器官形成分化的基本模式,是研究个体水平辐射的理想材料。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在拟南芥胚中的穿透深度有限,用SRIM软件模拟的结果约为30微米。预备实验表明,由于α粒子的穿透力有限,150Gy的α粒子辐射拟南芥种子,根的长度无显著变化。本研究用拟南芥胚作为辐照材料,辐射剂量分别为0Gy、1Gy、10Gy、100Gy,研究了高LETα粒子照射植物个体的辐射生理学效应及其机理,在植物个体水平研究了辐射生物学家感兴趣的α粒子引起的辐射生物学效应,对评估α粒子对非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研究表明,1Gy、10Gy、100Gy的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后,胚的发芽率均达97%以上,α粒子注入对胚生活力的影响体现在发芽势的高低上,与对照相比1Gy的剂量处理刺激拟南芥胚的萌发,10Gy、100Gy的剂量处理抑制了拟南芥胚的萌发。主根长度的变化与发芽势一致。α粒子注入使主根的重力敏感性降低,尤其是100Gy的α粒子注入使在竖直的培养基上生长的拟南芥主根呈“S”型生长,在0~100Gy的范围内,根的弯曲度与剂量相关。Vc清除过氧化氢实验表明:100Gy的α粒子注入的拟南芥胚,种在含0.2mM Vc的MS培养基上,根的重力敏感性恢复正常。根的弯曲模拟实验表明,侧面外源释放过氧化氢能够诱导拟南芥根的弯曲。这暗示了α粒子注入引起的重力敏感性、根长等变化与过氧化氢有关。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丙二醛的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在低剂量时变化不显著,在100Gy时显著降低。100Gy高剂量的α粒子辐射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分子探针CM- H2DCFDA定位ROS的实验结果表明,100Gy剂量处理的拟南芥根部有较多的绿色荧光表达。该研究显示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可能通过诱导信号分子过氧化氢的增加,引起生理水平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OSA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儿童OSA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对于重度OSA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需多学科联合诊疗排除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其他因素,扁桃体、腺样体轻度肥大的重度OSA患儿在排除其他梗阻因素后可选择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快
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是一种非多态性Ⅱ型跨膜糖蛋白。Ii作为MHC-Ⅱ分子的伴侣蛋白,在抗原呈提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1)辅助MHC-Ⅱ类分子合成;(2)阻止MHC-Ⅱ类分子与内源性抗原肽结合,保护未成熟MHC-Ⅱ类分子;(3)作为MHC-Ⅱ类分子内化信号,调节其分选/内化。研究表明,Ii还与CD4+T细胞及B细胞的分化、成熟有很大关系。为探索Ii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及其作用
为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分别采用固相法和水热法制备了CaMgSi2O6和CaTiO3,并将其按比例进行复合,作为氧化铝陶瓷烧结添加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添加剂物相组成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铝陶瓷微观结构及烧结性能进行研究,采用维氏硬度计、液压式材料万能试验机,对氧化铝陶瓷材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制备的添加剂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水热法制备的添加剂对氧化铝陶
CD片可以看作反射光栅,在一定条件下,测出其光栅常数,以及相关数据,最后就能计算出CD片的讯号轨迹长度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在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指修身以成圣贤之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内圣外王"之道,是安身立命之道,更是历代为官之道,它强调德行是治国的前提。也就是说,权力只有以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对现代社会而言,只有形成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
期刊
CD19分子是B淋巴细胞表面的Ⅰ型跨膜糖蛋白,也是B淋巴细胞表面重要标志之一。CD19是CD19/CD21/CD81信号复合体中一个成分,信号复合体可调节BCR刺激活化的阈值,其中CD21(CR2)结合BCR上的补体C3片段,使CD19与BCR交联,促进B细胞激活,这种作用对于B细胞初次应答尤为重要。CD19胞膜外区参与了与CD21和CD81的相互作用,CD19的跨膜区也参加了与CD21和CD81
鼻息肉(Nasal polyp)为常见的鼻部疾病,好发于鼻部的筛窦、上颌窦、中鼻道、中鼻甲及筛泡等处,成年人多见。鼻息肉患者由于鼻腔通气不畅,导致患侧持续性鼻塞及黏脓性或脓性涕、嗅觉下降、头晕头痛、睡眠打鼾等症状。如果鼻息肉坠入后鼻孔,导致咽鼓管咽口堵塞,可引起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鼻息肉发病原因学说甚多,但主要有三种假说,分别是感染性因素、变态反应性因素和遗传因素[1]。
文昌鱼是现存的与脊椎动物最接近的非脊椎动物,长期以来文昌鱼一直作为研究动物进化和胚胎发育的模式生物,被称为“活化石”。近来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对文昌鱼的进化地位提出了挑战,因此本论文在文昌鱼基因组计划尚未完成之前,对文昌鱼EST序列的转录组比较分析以及EST数据库分析平台的建立,为更进一步地注释文昌鱼的基因功能、揭示其进化地位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论文利用生物信息
早春已至,你的鼻子开始痒了吗?最近,你是否有晨起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鼻涕等困扰?如果确实如此,或许你就是一名过敏性鼻炎患者。3月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过敏性鼻炎患者又该如何应对恼人的鼻炎呢?我们一起听听中、西医专家是怎么说的。
期刊
所有四吡咯化合物如血红素、叶绿素和维生素B12等对大部分生物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合成的第一个共有底物是5-氨基酮戊酸。共有反应的第一步是两分子的5-氨基酮戊酸缩合成一分子的胆色素原,由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5-aminolevulinate dehydratase,ALAD),又名胆色素原合酶的酶所催化。已从数个物种中纯化了ALAD,它是一个金属蛋白,不同生物中的ALAD依赖不同的金属离子。在